第195章 深渊回响与燧石意志(1/2)
危机暂时平息,但指挥中心内的空气依旧沉重得能拧出水来。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劫后余生的滞涩感,以及面对未知的深深寒意。
主屏幕上,两个焦点区域的实时画面并排列出。一边是重归寂静的医疗隔离室,刘明如同风暴过后的残骸,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生命体征虽趋于平稳,但苍白的面容和周身尚未完全散去的、在精密传感器上仍有余絮的能量场读数,无声地诉说着方才的凶险。另一边,“龙心”III型测试舱内,幽蓝光芒已然熄灭,巨大的环形装置在冷却系统中发出轻微的嗡鸣,如同陷入沉睡的巨兽,但工程团队紧张的脸庞和屏幕上飞速滚动的损伤评估数据流,表明这头巨兽刚刚经历了一次来自内部的、险些致命的痉挛。
“损伤初步评估报告。”赵建明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竭力压抑的疲惫与后怕,“约束场线圈组,第七、第九区段发现局部过载和轻微形变,需要更换。等离子体注入器的精密校准传感器因能量反馈出现约3%的读数偏差,必须重新标定。最麻烦的是第一壁材料……面向刘明所在医疗室方向的三个监测点,检测到极其短暂的、异常的能量场共振峰值的冲击,出现了纳米级的微观疲劳裂纹。我们需要进行全面无损探伤,才能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局部修补甚至更换模块。”
每一个字都敲在众人的心上。“龙心”III型的核心模块,凝聚了无数心血和尖端科技,首次低功率测试竟遭遇如此诡异的“内伤”,损失虽非毁灭性,却足以让本已紧张的进度雪上加霜。
“需要多久?”羊羽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只有一种岩石般的稳定。
“最乐观估计,全面检测、维修、再验证,至少需要96小时。”赵建明回答,“这还是在陈东升教授带来的新材料制备团队能够全力配合,优先为我们提供备用件和修复材料的前提下。”
“批准。所需资源一律最高优先级。安全第一,进度第二。”羊羽毫不犹豫,“建明,带领团队仔细排查,任何细微的异常都不要放过。我们承受不起第二次意外。”
“明白!”
医疗组那边的报告紧随而至:“所长,政委。刘明生命体征已稳定在安全范围内,但深度昏迷指数较事件前加深了15%。大脑异常能量场已衰减至背景噪声水平,但其残留活性仍高于事件前基线。我们注入了强效神经镇静剂和能量场稳定剂复合配方,暂时抑制其活性,但效果能持续多久,以及长期使用的副作用,都是未知数。”
“刚才事件中,畸变能量场对接近人员的生物影响评估为三级神经干扰(中度),主要表现为前庭功能障碍、恶心呕吐和短暂性认知混乱。目前已基本恢复。新型抗干扰防护复有一定效果,但未能完全屏蔽。”医疗组长面色凝重,“这种能量场……似乎能直接干扰生物电信号,尤其是神经系统。”
一个能隔空干扰聚变装置,又能直接攻击神经系统的“大脑炸弹”?这已经超出了常规武器的范畴,带着某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近乎超自然的色彩。
“继续监控,尝试分析能量场成分和作用机制,寻找更有效的防护和抑制手段。”林指示,“所有医护人员轮班时间缩短,强制休息,确保自身健康。”
“是。”
两条线的初步汇报结束,损失和风险都已摆在台面。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羊羽身上。
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调出了方才事件的数据记录。屏幕上,三条时间轴同步滚动——刘明的脑波活动、“龙心”III型能量场读数、医疗隔离室畸变能量场强度。在某个精确的时刻点,三条曲线同时爆发,形成令人窒息的高峰,并且波动模式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仿佛同一个邪恶心脏的不同脉动。
“不是巧合。”羊羽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这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同步攻击。虽然触发时机可能利用了‘龙心’测试的能量场波动作为引信,但刘明大脑内的植入物反应之剧烈、针对性之强,绝非意外或故障所能解释。”
他放大了一段波形图,指向其中一段高频振荡:“小满,对比肯特·李信号和这个特征峰。”
苏小满立刻操作,几分钟后,她抬起头,眼中带着震惊:“虽然载体噪声完全不同,肯特·李的信号稳定加密,刘明这边的狂暴混乱,但在这个极高频段……存在一个高度相似的谐波特征!就像……就像是同一种技术的两种极端表现!”
“一个高度优化,一个原始狂暴,但核心同源。”羊羽总结道,“‘导师’在刘明大脑中埋藏的,很可能是一个未完成品,或者更可能是一个……‘武器化’的试验信号。它的目的不是稳定通信,而是在特定条件下被激活,释放出这种能干扰甚至控制能量场的畸变信号,进行破坏。”
“而‘龙心’,这种强大的聚变能源装置,就是其预设的最佳目标。”林夕接话,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普罗米修斯之火’……他们想盗取的或许不仅仅是技术,更想直接夺取或摧毁‘龙心’本身?或者,通过这种方式证明他们拥有这种能力,进行威慑?”
“可能性很大。”羊羽眼神锐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导师’对风域湖的兴趣如此浓厚且急迫。刘明不仅是他送进来的情报窃贼,更是一个潜伏的定时炸弹,一个可以直接从内部攻击我们核心项目的生物武器。”
这个结论让指挥中心所有人的脊背都窜上一股凉气。将人脑改造为针对特定能量武器的生物节点,这种技术简直闻所未闻,其背后的伦理沦丧和对生命的漠视,令人发指。
“我们必须彻底清除刘明大脑中的这个隐患。”医疗组负责人语气坚定,“但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强行移除或摧毁植入物的风险极高,几乎必然导致刘明脑死亡或严重残疾。而如果置之不理,它就像一颗不知道何时会再次爆炸的炸弹。”
两难境地。
“继续研究抑制方案,同时寻找安全移除的可能。”羊羽做出决断,“我们需要更专业的力量。向‘盘古’申请的神经科学和异常能量场专家,必须尽快到位。”
“已经收到回复。”情报主管报告,“由国家高等技术计划(NGtp)支持的‘伏羲’实验室和‘女娲’生物医学研究所的联合专家团队,将在12小时内抵达。他们是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脑机接口、异常生物能量场领域的顶尖力量。”
好消息来得及时,让人稍稍松了口气。
“在他们抵达之前,我们不能被动等待。”羊羽站起身,目光扫过全场,“敌人已经亮出了獠牙,虽然阴毒,但也暴露了更多信息。我们要抓住机会,反击回去。”
“小满,集中‘谛听’的全部算力,深度挖掘刚才记录到的畸变能量场数据。尤其是它与‘龙心’能量场共振的那段波形,进行逆推分析。尝试构建它的‘指纹’特征和可能的信息编码模式。哪怕只能破解万分之一,也可能为我们提供追踪其源头、乃至进行干扰防御的关键线索。”
“是!所长!”苏小满眼中重新燃起斗志,立刻带领团队投入工作。
“情报部门,将‘诺恩生物科技’与此次事件的特征数据关联,扩大搜索范围。查找全球范围内是否有类似的、未被归因的微小能量场异常事件,尤其是靠近大型能源设施或科研机构的地点。‘导师’不可能只在一个刘明身上做实验。”
“明白!”
“技术安全部,重新评估所有关键设施的能量屏蔽方案。特别是针对这种新型生物-能量混合模式的攻击,设计并加装特种阻尼和过滤系统。我要在‘龙心’III型重新上线前,看到初步的防御方案。”
“保证完成任务!”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将刚刚经历惊涛骇浪的团队重新拉回战斗轨道。挫败感被转化为愤怒和动力,恐惧被压制于职责和使命之下。这就是“燧石”战备状态下的风域湖,如同一块真正的燧石,压力越大,越能迸发出坚定的火花。
羊羽和林夕走出指挥中心,来到外面的走廊。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可以看到远处“龙心”测试大厅依旧灯火通明,工程人员正在忙碌。更远处,研究所的警戒探照灯划破夜空,空中偶尔有加装了信号干扰装置的安全无人机无声掠过。
“你怎么看‘普罗米修斯之火’这个代号?”林夕轻声问,她的侧脸在窗外光线的映照下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澈而坚定。
羊羽沉默了片刻,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普罗米修斯盗火,带来了进步,也带来了灾难。这个代号充满了傲慢与矛盾。‘导师’自比为普罗米修斯,认为他窃取的是照亮人类未来的‘天火’,而忽略或者说接受了随之而来的灾难。他所图甚大,绝非仅仅为了财富或权力。”
“或许,他认为现有的世界秩序需要被打破,需要一场‘火’来重塑。而‘龙心’,就是他选中的火种之一。”林夕推测道,“只是这种重塑,是以无数像刘明这样的个体被操控、被牺牲为代价。”
“所以,我们必须守住这道光。”羊羽的语气斩钉截铁,“不能让它落入疯狂之手,也不能让它因恐惧而熄灭。我们守护的不仅是能源,更是未来的选择权。”
两人一时无言,只有窗外fat的嗡鸣和风声。压力如山,但他们肩并肩站立的身影,却仿佛能撑起这片天空。
……
深夜,“伏羲”-“女娲”联合专家团队提前抵达。带队的是两位年过半百却精神矍铄的学者——神经科学家魏芸教授和能量物理学家钱卫东院士。他们没有过多寒暄,立刻投入工作。
在听取了详细事件汇报并查看了所有数据后,两位专家的表情变得极其严肃。
“这是一种极其激进的‘神经-能量场耦合’技术。”魏教授首先开口,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和深深的忧虑,“通过改造特定脑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使其不仅能产生和接收生物电信号,还能与外部特定频率的能量场发生强烈共振,并将这种共振转化为一种……可定向发射的畸变能量波。这已经近乎于……生物能量武器。”
钱院士补充道:“更可怕的是它的触发机制。它处于休眠状态时几乎不可探测,但会对预设的‘密钥’信号产生反应。‘龙心’能量场的特定微小波动,恰好符合了这个‘密钥’的一部分特征,从而意外激活了它。我们有理由相信,‘导师’拥有完整控制这种‘密钥’的能力,可以在需要时远程激活任何一个‘休眠’的植入体。”
“也就是说,可能还存在更多像刘明这样的‘休眠炸弹’,散布在各处?”林夕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