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回家(1/2)
废弃橡胶厂院内。
突击队员带领被困人员向厂外转移。医务救护人员在厂外待命。
两千人的队伍缓缓走出废弃橡胶厂,大家才如梦初醒般,神情各异。
“家……回家?”
一个年轻女孩喃喃着,干裂的嘴唇颤抖着,她试图站起来,却腿一软跌倒在地,泪水瞬间决堤。
“是真的!是真的!他们说的是中国话!”一个中年男人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用力掐着自己的胳膊,似乎想确认这不是又一个残酷的梦境。
“妈……我能回家了……”角落里,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的少年把头埋进膝盖,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发出压抑到极致的呜咽。
狂喜、痛哭、难以置信的追问、撕心裂肺的宣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片悲喜交加的浪潮。许多人互相搀扶着,跌跌撞撞地涌向那些代表着希望的迷彩身影,伸出手,想要抓住这真实得令人颤抖的救赎。他们抚摸队员的臂章,触碰他们的装备,仿佛要通过这种接触来确认自己真的已经脱离了那片无边苦海。
“不要挤!大家不要挤!排好队,慢慢来,我们保证把每一个人都平安送回家!”突击队员们强忍着鼻尖的酸意,一边维持秩序,一边用尽可能温和的声音安抚着。这些在战场上冷酷如铁的汉子,此刻动作却格外轻柔,搀扶起瘫软的同胞,为衣不蔽体者披上临时找来的衣物或毯子。
医护小组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医生和护士们快速检查着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处理着明显的伤口,给脱水严重的人补充水分,将情况危急者用担架迅速抬出。心理医生则穿梭在人群中,用专业而温暖的语言进行着初步的心理疏导,安抚他们极度不稳定的情绪。
“过这里来排队,登记一下姓名,籍贯……”几名文职人员在厂区外支起了临时桌子,开始进行人员信息登记和统计。每报出一个名字,一个家乡地名,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重新确认,一个家庭的希望重生。
“李娟,云南曲靖……”
“王海涛,湖南长沙……”
“张明辉,福建福州……”
声音哽咽,书写颤抖。当最终统计数字汇总上来时,在场的众人深深感到震惊和愤怒,1951人!这远远超出了之前根据园区规模预估的人数!这个数字背后,是1951个支离破碎的个人和家庭,是难以估量的苦难与罪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