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音乐大师界(情感共鸣)25(2/2)
他甚至将张铭那尖锐的“敌意”也纳入其中,不是对抗,而是将其转化为一段刺耳却必要的、代表“界限”与“冲突”的不和谐音程,如同华美锦缎上的一道裂痕,真实而残酷。
他的音乐(如果还能称之为音乐)没有旋律,没有和声进行,它更像是一场“存在的实况转播”。它描绘的是此时此刻,此方天地间,所有情感、物质、能量交织成的、动态的“存在星图”本身!
观众们从最初的困惑,逐渐陷入了巨大的震撼之中。他们“听”不到熟悉的乐曲,却能清晰地“感受”到情绪的起伏,空间的呼吸,甚至彼此之间无声的情感连接!有人因感受到那纯粹的“寂静”而泪流满面,有人因被那“月光清辉”般的音符触碰内心而颤栗,有人则在那些代表“冲突”的音符中,看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
张铭脸上的讥讽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恐惧的苍白。他引以为傲的听觉和乐理知识,在这超越声音的“共构”面前,彻底失去了意义。他感觉自己像个瞎子,站在一幅用灵魂绘就的巨画面前,徒劳地试图用尺子去丈量。
苏喆的“共构”渐入高潮。他开始引入更加宏大的元素。
他将对陈教授那片“沉寂星云”的理解——那份冰冷的秩序与深邃的虚无——化作一段结构严谨、如同冰川移动般的低音序列。
他将自己与“存在和弦”共鸣的体验,化作一个稳定、浩瀚、包容一切的持续基音,贯穿始终。
他甚至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去“触碰”和“翻译”那股他曾感知到的、冰冷的“世界情感基调”——那偏向于“创造”与“表达”的底层规则。
当所有这些——个人的、集体的、空间的、时间的、情感的、哲学的、乃至世界底层的“规则感”——全部被他以精妙绝伦的掌控力“共构”在一起时,圆形图书馆内发生了奇迹般的现象。
空气中仿佛出现了无形的涟漪,灰尘在月光下开始按照某种韵律缓缓舞动,观众们感觉自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成为了这个宏大“音景”中一个和谐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心跳、呼吸,似乎都与那无声的乐章同步了。
没有声音,却胜似万千交响。
最终,苏喆的“共构”如同百川归海,所有复杂的震动、冲突的情感、宏大的意象,都缓缓收束,回归到最初那声代表“空间寂静”的泛音,然后,随着他指尖的彻底离开,一切震动归于平息。
“嗡……”声的余韵,在绝对的寂静中,仿佛持续了永恒。
音乐,结束了。
苏喆缓缓睁开眼,脸色苍白如纸,身体微微晃动,显然消耗了难以想象的心神。但他的眼神,却如同雨后天晴的星空,清澈、浩瀚,带着一丝完成使命后的释然与平静。
场内,依旧是一片死寂。
但这不是之前的悬疑与等待的寂静,而是一种被巨大的、超越认知的体验洗礼后,失语般的震撼与沉思。
不知是谁,第一个开始轻轻鼓掌,那掌声不是激烈的欢呼,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缓慢与沉重。紧接着,掌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流下了眼泪,他们无法用语言形容刚才经历的一切,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轰鸣。
张铭早已不知在何时悄然离去,他的世界观,在这一夜被彻底击碎。
秦思雨哭着笑了,她看着场地中央那个仿佛会发光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无与伦比的骄傲与感动。
而苏喆,在一片无声的掌声与情感的浪潮中,清晰地听到了脑海中响起的系统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达成“于本界音乐领域登临绝巅”隐性条件。”
“核心天赋“情感共鸣”已完全领悟并超越本界极限。”
“世界愿力大幅收集中……”
“任务完成度评估中……”
“准备脱离本界……”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图书馆破损的穹顶,看到了那片浩瀚的、由情感与存在交织的星空。
在这个以音乐为名的世界,他最终用超越了声音的方式,奏响了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所有存在的——终极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