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假太监到大楚皇帝 > 第765章 功 法传承

第765章 功 法传承(2/2)

目录

每天实践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盘”:每人讲自己当天练功法时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如果遇到真实守护场景,会怎么调整”。传承者引导讨论,避免只谈“技术”,不谈“守护”——比如讨论“突刺阵漏残孽”时,不仅分析节点布局,还会问“如果漏的是真实残孽,会伤到哪个区域的族人?我们该怎么提前预防?”

在一次复盘课上,跨族群小队讨论“三才阵能量不足”的问题,不仅想出“减少锚点数量节省能量”的方法,还提出“在阵内设置灵脉能量补给点”的建议,这个建议后来被纳入“三才阵优化版”,在灵脉核心防御中广泛应用。

为确保传承质量,避免“学了不用”或“学错用错”,传承阁建立“功法考核认证体系”,考核标准不仅看“功法完成度”,更看“守护适配度”——比如练流转盾,不仅要能移动,还要看“移动时是否保护了身后的模拟族人”;练追踪术,不仅要能击中目标,还要看“是否避开了周围的灵脉水草”。

1.基础考核:“守小物”见真章

新手考核聚焦“基础守护能力”:岩灵族新手需用基础版流转盾,保护沙盘上的“模拟族人”(小石子)不被“模拟攻击”(沙粒)击中;木羽族新手需用感知锚点,定位沙盘上的“模拟混沌残留”(黑沙),且不能碰倒“灵脉作物”(绿沙);水汐族新手需用入门净化术,清理水杯中的“模拟混沌”(墨水),且不能让水溢出(浪费灵脉资源)。

小木在基础考核中,因流转盾移动太慢,让一颗“族人石子”被“沙粒攻击”击中。他眼圈泛红,小石蹲下来安慰他:“没关系,这次知道慢了,下次就会快一点。守护族人就像保护这颗石子,要时刻盯着,不能走神,多练几次就会了。”小木第二天再来考核,成功护住所有石子,拿到“基础认证徽章”时,他紧紧攥着徽章说:“以后我也要像苏御大人一样,保护所有族人。”

2.进阶考核:“战场景”验实力

中高阶考核在试炼场的“真实场景模拟区”进行:岩灵族考核“边境突袭防御”,需用突刺阵挡住15只残孽,且不能破坏周边的“灵脉监测仪”(模型);木羽族考核“灵脉分支净化”,需用追踪术清理5除混沌残留,且净化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灵脉能量流失);水汐族考核“河道结晶清理”,需用凝刺击碎3块混沌结晶,且不能伤及河中的“灵脉鱼”(模型)。

老岩在进阶考核中,因突刺阵的能量太强,震倒了监测仪模型,考核失败。他没有气馁,跟着小石在沙盘上反复模拟“如何控制能量强度”,第三天再次考核,不仅挡住所有残孽,还保护了监测仪,拿到进阶认证时,他说:“以前觉得‘挡住就行’,现在才知道,守护不仅要‘挡住敌人’,还要‘保护我们在乎的东西’,这才是考核的意义。”

3.融合考核:“协作战”测默契

跨族群小队考核“三才守护阵实战应用”,模拟“灵脉核心遭遇20只残孽突袭”,要求:预警不超过3分钟(练感知)、防御无能量渗透(练流转盾)、净化无残留(练净化盾),且小队能耗不超过总能量的60%(避免浪费)。考核通过的小队,会获得“跨族群协作徽章”,可参与灵脉核心的实际守护任务。

老汐、老石、老羽的小队,第一次考核因净化盾与流转盾衔接慢,导致少量能量渗透,考核失败。他们利用晚上时间,在试炼场反复练习“能量衔接信号”(木羽族用感知丝线晃三下表示“准备衔接”,岩灵族举盾表示“已就位”,水汐族挥水表示“开始净化”),第二次考核顺利通过。老汐拿着协作徽章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徽章,是我们三个族群一起的,以后守护灵脉,我们会更有底气。”

新功法传承不失“一阵风”,需建立长效机制,避免“人走技失”,确保即使创研者不在,传承也能持续,守护能力也能代代提升。

1.“师徒结对”:一对一传帮带

传承阁推行“师徒结对制”:每位通过考核的中高阶修行者,至少带1-2名新手徒弟,不仅教功法,还教“守护经验”(如“遇到残孽突袭,先护族人再攻击”“净化灵脉时,先看有没有生灵在附近”)。师徒每季度需共同完成一次“守护任务”(如农田灌溉、边境巡逻),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双方的“传承积分”,积分高者可获得更多灵脉能量配额。

小石的徒弟小木,在师徒任务中,用流转盾保护了被“模拟残孽”吓到的年幼族人。小石在传承手册上写下:“小木已学会‘功法为守护服务’,可进阶学习地脉传送步。”小木看着评语,认真地说:“我要像师父一样,不仅会用功法,还会用它保护人。”

2.“功法更新库”:让功法随守护需求进化

传承阁设立“功法更新库”,由创研者与资深修行者组成“更新小组”,定期收集实战中遇到的新问题(如“遇到会隐身的残孽,感知锚点怎么定位”“灵脉能量不足时,融合功法怎么减能耗”),讨论后对现有功法进行优化,再将更新内容纳入传承体系,确保功法始终能应对新的守护挑战。

针对“隐身残孽”的问题,更新小组优化了“感知共享网”:在锚点中加入“混沌能量追踪剂”(从净化后的混沌结晶中提取),即使残孽隐身,也能通过追踪剂定位。优化后的功法很快在边境巡逻中发挥作用,成功发现并清除了3只隐身残孽,木羽族修行者老羽说:“功法不是死的,要跟着守护需求变,这才是真正的‘活传承’。”

3.“少年传承计划”:培养未来的守护者

从少年修行队中选拔“传承种子”,让他们参与“功法更新库”的辅助工作(如记录实战问题、绘制功法图示),跟着创研者学习“如何从守护需求中找功法创新点”。传承阁还为他们开设“苏御萧嫣事迹课”,让他们明白,传承不仅是传“技”,更是传“守护的初心”。

14岁的小枫,在参与更新“微型感知锚点”时,提出“在锚点中加入灵脉能量储存功能”,让锚点在能量不足时能自动吸收灵脉能量,这个想法被纳入优化版。小枫拿着自己绘制的锚点图示,对小羽说:“以后我也要创研新功法,像苏御大人一样,守护起源世界。”

夕阳下,传承阁的灯依旧亮着,阁内的修行者们还在讨论功法细节,阁外的试炼场上,师徒们正在练习新学的招式,少年传承种子们则在整理当天的修行笔记。灵脉的能量缓缓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也滋养着“以心传技,以技护世”的传承之路。

如今,起源世界的修行者中,80%已通过基础功法考核,50%通过进阶考核,30%的跨族群小队掌握了融合功法,突破“守护境”的修行者比传承前增加了25%,灵脉核心的防御效率提升了60%,边境混沌能量残留的清理时间缩短了40%——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新功法的有效传承,是修行者能力的提升,更是“守护”理念的深入人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