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从江湖到朝堂(2/2)
过了片刻,情绪稍稍平复,东方不败忽然眸光一转,饶有兴致地望向楚云舟道:“既然这大明江山迟早归你所有,那女帝之位,你打算让谁先坐?”
楚云舟:“……”
那语气带着几分调侃,楚云舟听得清楚,嘴角微微抽动。
“真是个要命的问题。”
他目光淡淡扫过东方不败似笑非笑的脸,没好气地说:“别问我,反正轮不到我上位。”
他又不蠢。若他主动指定两人中的一人登基,另一位定然心生芥蒂。这种两头难讨好的事,他怎会往身上揽?
位置已经摆出来了,东方不败和邀月自己去谈,谁想当,谁就去争。
东方不败将他的反应看在眼里,心底轻笑,却也不觉意外。
稍作沉吟后,她忽然正色道:“若真为帝,该如何治国?”
她虽骄傲,却不盲目。面对自身所缺,从不避讳。
这话一出,曲非烟忍不住勾起唇角。
水母阴姬更是眼中泛光,暗自叹服。
“不愧是大姐,已经开始以女帝的身份思考了。”
她一边感慨,一边也将目光投向楚云舟,静待他如何作答。
楚云舟略一思索,缓缓开口:“治国之前,须先知国。先了解其根基,再明白症结,最后才可求解。”
东方不败微皱眉头:“这话什么意思?”
楚云舟并不介意,继续说道:“以大明为例,国家的根本在于人。而人,可分为民、商、官、武四类。”
“先说百姓。治理百姓看似简单,实则最难。核心只一句话——‘富民则易治,民贫则难治’。”
东方不败侧目:“仅仅让百姓富裕就够了?”
曲非烟插嘴:“可那些有钱人家不是更难管?穷人家反倒安分守己。”
楚云舟淡然回应:“那是因为你只见到了安分的穷人。”
他顿了顿,声音平稳:“常言道,“光脚不怕穿鞋的”。人拥有的越多,越怕失去;而一无所有的人,反而无所顾忌,行事最为极端。”
林诗音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就像朱无视,她本身并无破绽,可自从公子救了她心爱之人后,那人便成了她的软肋,是不是这个道理?”
楚云舟轻应一声:“正是。”
人心深处,总有所求。有人追名逐利,有人渴望权柄,有人苦修功力。这些执念驱使着人不断前行。可一旦得手,又不得不耗费心力去守护。
对寻常百姓来说,若能丰衣足食,自会安心务农经商,珍视家中田产屋舍。如此,便会敬重官府,畏惧律法,自然易于治理。
倘若生计艰难,朝不保夕,再遭苛政压迫,便可能铤而走险,对抗官吏,违逆法令。民若无法无天,国将难安,甚至聚众起事,烽火四起。
毕竟,世人大多并非天生反叛。
若有安稳日子可过,温饱无忧,谁愿提着脑袋走上不归路?
稍顿,楚云舟语气微变:“再谈商贾。商人本属百姓,却常游离于民之外。善者通货利民,振兴一方;恶者囤积居奇,盘剥黎庶。因此,对待商人,须有章法——既容其生财,亦防其害民,否则民怨如水,终将决堤。”
“治商四策:一曰定公价,二曰严监察,三曰施德化,四曰握权柄。”
看似寥寥数语,实则字字千钧。每一句皆蕴藏千年治世之思,乃历代兴衰凝练而成。
东方不败与水母阴姬等人听罢,心中震荡不已。
尤其东方不败,在这一问一答之间,渐入其境,思绪翻涌,竟忍不住提出心中所惑。
楚云舟也不藏私,以其所知,将帝王心术、理政治民之道娓娓道来。
然而,为君之术浩如烟海,岂是片语只言所能尽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