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和闺蜜在古代杀疯了 > 第275章 起源之始寻残魂,旧神低语藏终极

第275章 起源之始寻残魂,旧神低语藏终极(1/2)

目录

传送阵的光芒褪去时,我(念念)正站在一片混沌的荒原上。脚下的土地不是泥土,而是半凝固的金色气流,踩上去会泛起涟漪,涟漪里映出无数模糊的画面——有旧神创世时的剪影,有初代织者用骨针缝合星光的场景,还有星穹之主年轻时跪在星穹王殿前的模样。

“这里就是……起源之始。”我攥紧掌心的沙枣花印,阿石爷爷的金红魂丝还残留在印纹里,微微发烫。周围的混沌气流中,漂浮着无数断裂的织痕,有的像星辰碎片,有的像干涸的河流,最粗的一道织痕上,刻着与源初织痕相似的纹路,只是已经黯淡无光。

莲音奶奶最后说“找旧神的残魂”,可这无垠的荒原,连方向都分不清,该去哪里找?

双生魂丝突然不受控制地暴涨,金紫两色在混沌气流中织出条光带,光带的尽头,隐约有座悬浮的石台。我顺着光带往前走,每一步都感觉在穿越时间——周围的画面开始加速流动,星穹之主弑兄的血迹还没干涸,莲音奶奶抱着沙枣苗逃离星穹界的背影一闪而过,阿石爷爷在归墟烽燧刻石板的皱纹越来越深。

石台上,坐着一道模糊的身影。

他看起来像个普通的老者,穿着用星光织成的长袍,手里拄着根缠着金红两色织痕的木杖,杖头的纹路,正是沙枣花的形状。老者的脸隐藏在兜帽下,只能看到一双眼睛,左眼是纯粹的金色,右眼是深邃的紫色,与我的双生魂丝颜色一模一样。

“终于来了,双生种的继承者。”老者的声音像风吹过无数个世界的织痕,既遥远又清晰,“我等这一天,等了三万年。”

“您是……旧神的残魂?”我停下脚步,源初织痕在魂核里剧烈跳动,像是见到了久违的亲人。

老者缓缓抬起头,兜帽滑落,露出一张与阿石爷爷有三分相似的脸,只是眉心有块菱形的印记,印记里流动着混沌气流:“可以这么说。我是旧神留在起源之始的‘守痕者’,守着织痕的本源,也守着所有被遗忘的真相。”

他的木杖在石台上轻轻一点,周围的混沌气流突然汇聚,织出一面巨大的水镜。镜中浮现出星穹之主的身影,他正站在一座黑色的祭坛前,祭坛中央的噬界珠已经长成拳头大小,珠体里缠绕着阿石爷爷的金红魂丝,发出痛苦的嘶鸣。

“噬界珠正在吞噬残魂的力量。”守痕者的声音带着凝重,“再过十二个时辰,它就会彻底觉醒,到时候别说你们的界域,就连星穹界都会被它化作虚无。”

水镜的画面突然切换,出现莲音奶奶的身影——她并没有被碎石掩埋,而是用情丝织成护盾,躲在尖塔的暗格里,正用银梳破解星穹之主留下的防御织痕。梳齿间的银色光丝越来越亮,显然已经快要成功。

“奶奶还活着!”我激动得攥紧拳头,沙枣花印在掌心发烫,与水镜中的情丝产生共鸣。

“她是星穹血脉,能暂时抵抗噬界珠的虚无之力。”守痕者的木杖指向水镜角落,那里有个蜷缩的身影,正是被归序阵吞噬的苍鹰侍卫长,“但她救不了苍鹰,也挡不住觉醒后的噬界珠。”

水镜突然炸裂,混沌气流重新散开。守痕者站起身,金色左眼射出一道光,照在我的双生魂丝上:“想阻止噬界珠,必须找到它的‘源点’。”

“源点?”

“就是第一缕被它吞噬的织痕。”守痕者的紫色右眼亮起,映出另一幅画面:三万年前的起源之始,年轻的星穹之主(那时还叫星澈)跪在旧神面前,手里捧着颗黑色的珠子,“当年星澈偷走了旧神用来平衡虚无之力的‘镇界珠’,用十万织者的魂丝污染它,才炼成了噬界珠。第一缕被吞噬的,是旧神的本命织痕。”

画面中的星澈脸上满是狂热:“为什么您要让那些低等界域的织者拥有源初织痕?只有星穹界才配掌控宇宙秩序!”

旧神的声音在画面中响起,与守痕者的声音一模一样:“秩序不是掌控,是共生。你若执迷不悟,终将被虚无反噬。”

星澈突然拔剑,刺穿了旧神的胸膛。黑色珠子贪婪地吸收着流出的金色血液,珠体上开始浮现噬界纹——那正是噬界珠的诞生瞬间。

我的魂核传来剧烈的疼痛,源初织痕像是在为旧神的遭遇悲鸣。双生魂丝不受控制地缠上守痕者的木杖,金紫两色与杖头的沙枣花纹融为一体,竟织出半块源初织痕的虚影!

“这是……”我震惊地看着虚影,它与我体内的碎片完美契合,显然就是莲音奶奶藏起来的另一半!

“它一直藏在起源之始的织痕本源里。”守痕者将木杖递给我,“只有双生种能唤醒它。现在,两块碎片终于要合二为一了。”

我握住木杖,金紫魂丝与沙枣花纹剧烈共鸣,半块虚影缓缓融入我的魂核。源初织痕的光芒瞬间充满整个起源之始,混沌气流中漂浮的断裂织痕纷纷亮起,顺着光带向我汇聚,像是在朝拜它们的王。

“这才是源初织痕的真正力量。”守痕者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它不是武器,也不是容器,是所有织者魂痕的‘根’。现在,用它连接起源之始的本源,找到噬界珠的源点。”

我将源初织痕的力量注入木杖,杖头的沙枣花突然绽放,金色的花瓣在混沌气流中散开,每一片花瓣都化作道光丝,扎向不同的时间节点。当光丝触及三万年前星澈刺穿旧神的瞬间,整个起源之始剧烈震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