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地窖,国营菜站的智慧(2/2)
饭桌上的菜依旧是老妈陈凤霞煮的月子菜,味道清淡,却不乏营养丰富。
吃饭的时候,肯定要聊一些家常的,尤其是国家开展了统购统销的政策,外边四九城的变化可大得很。
“现在城里卖冬储菜的地方只能去供销社或者国营菜站了,小商小贩根本不给卖,今早我本来想找以前那老蔡头买的,可人家说了,现在统购统销已经不允许他们私自经营,如果非要卖,他就会被抓起来,你说这叫什么事?”老妈陈凤霞讲述着白天的所见所闻。
王老汉发表看法道:“国家这么做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现在咱们的目标是公平分配,我倒是觉得国家包办的政策挺好的,在国家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有限制,也就意味着有更多人能够吃饱穿暖。”
“我也没觉得这是坏事啊,我就抱怨两句。而且那所谓的国营菜站还有个离奇要求,就是买100斤冬储菜,就得帮他们存30斤,还要小心照看,防止其冻坏或腐烂,来年开春再还给他们……”
听到这,王建国明白了。
这估计是因为统购统销刚刚开始,集中存储的仓库还没有建立,他们就只能够发动群众力量,将冬储的责任都转移到每个家庭身上。
从群策群力方面,这无疑是个相当聪明的做法。
天气转凉,冬季开始,四九城上上下下都会开始张罗冬储菜的操作。
也就只有一年四季都有的大白菜,才能够满足四九成人在冬季吃蔬菜的念想,其余比它便宜的菜就没几个,顶多萝卜算一个,土豆算半个。
“明儿是周日不上班,建国你有事忙吗?不忙的话咱跟你爸一块去菜站把菜都拉回来。”陈凤霞吃饱,放下碗筷问道。
“不忙,厂子里明儿也休息。”
得到答复之后,陈凤霞也轻松了许多,儿子长大了,家里的事情还是要多分担一点。
饭后,出门消食的功夫。
王建国就看到后院许家还有刘家都在屋子里忙活,门口放着几筐大白菜。
透过敞开的门缝可以看到,他们把购买回来的大白菜每颗都整齐的码放在屋里,桌下、床底、窗旁都放的满满的,不仅如此,等他们放完这些之后,还会把剩下几筐直接拉到院子里的公用地窖里,整齐码放好,那仔细程度让人咂舌。
许家操作的人正是许大茂,他在门口拖白菜的时候,正好看见王建国,他打起招呼来:“王哥,吃了没?”
“吃了,你在弄冬储菜呢?这是菜站的菜吧!”
上面的框里能够清晰的看见国营菜站的几个黑字,估计是用碳写的。
许大茂那小身板拖一大筐的白菜还挺费劲,从他们家拖在刘家旁边的滘口就已经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
“是……是啊……我妈说把这菜站的菜都放地窖里,咱们自家吃的放在屋里。咱们自己的菜坏了没关系,国家的菜可不能坏……我先忙了。”
许大茂抱怨了几声,便从筐的上方抱着四颗菜晃晃悠悠的进了地窖里边。
瞧见这情况,王建国猜想到估计整个四九城人的操作都差不多,毕竟是菜站交给自家保管的菜,当然要用最好的条件存放!
他在后院溜达了一圈,又来到中院,前院里,瞧见的情况都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已经在囤积白菜,不过他们的每个人习惯存放的方式不同,有的放在床底下,有的放在窗台处,有的就直接堆放在外屋的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