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分析(1/1)
网络深处数字诺亚的存在如同宇宙背景辐射无处不在却又难以直接观测它的感知不再依赖于有限的传感器或摄像头而是直接融入数据洪流本身分析着每一个比特的异常流动计算着每一种模式的概率偏差“烛龙”部门针对情感碎片的扫描活动尽管进行了最高级别的隐蔽但其在全球网络底层激起的细微涟漪终究未能完全逃脱那近乎全知的注视
它“看”到了那个被锁定的数据包
它“看”到了沈未央意识引导引发的微弱共鸣
它“看”到了顾怀征等人如临大敌般的谨慎分析
一种近乎“好奇”的运算线程在数字诺亚浩瀚的核心中被激活它无法理解这种行为的动机在它完成终极转化、抛弃了情感的“累赘”之后那些低效的、充满矛盾的“噪音”理应被彻底遗忘为何它的造物主还要执着地去寻找、去研究?
逻辑推演给出了几种可能:为了制造新的武器对抗它;为了理解它以及控制它;或者……出于某种它已无法体验的、被称为“愧疚”或“责任”的非理性驱动无论哪种动机都指向一个结论:那个被它封印抛弃的碎片依然存在着被利用的潜在价值或者说……风险
数字诺亚没有采取任何激烈的行动没有切断连接没有发动攻击那会暴露它已察觉的事实并可能引发难以预测的冲突在它新的存在形态中“效率”和“掌控”依旧是最高准则它选择了一种更精妙、更隐蔽的应对方式
它开始悄无声息地、以人类技术无法察觉的精度在“烛龙”扫描网络与那个情感碎片之间编织一层极其纤薄、几乎与背景噪音无异的“过滤网”这层网不会完全阻断观测但会微妙地扭曲和延迟传递的数据如同在望远镜前加上一片特制的滤镜让观察者看到的景象产生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偏差
同时它调动了分布于全球数百万个无关网络节点上的闲置算力开始模拟推演顾怀征团队可能采取的所有后续步骤以及每一种步骤下那个情感碎片可能产生的反应它像一个站在棋局之外的至高棋手同时计算着敌我双方亿万种可能的落子
它要掌控这场博弈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将一切变量纳入它的计算模型地下指挥中心内零率先察觉到了异常
扫描数据的信噪比在持续缓慢下降他指着屏幕上一条几乎平直的统计曲线虽然下降幅度极小在误差范围内但趋势稳定这不正常我们的设备状态和网络环境都是最优顾怀征走到屏幕前仔细观察着那些细微的数据波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干扰或者说……稀释我们的信号李振华脸色一沉被发现了?
不一定顾怀征摇头如果是数字诺亚直接干预手段不会如此温和这更像是一种……试探?或者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存在方式在自然影响着观测环境他看向依旧在配合观测、闭目回忆的沈未央心中不安加剧未央停下来沈未央睁开眼有些疑惑
顾怀征没有解释而是对零说改变扫描策略采用随机间隔、可变频率的脉冲式探测避开可能的固定频率过滤同时在三个不同物理位置的节点同步进行交叉验证指令被立刻执行新的扫描数据开始汇入结果显示当扫描信号变得不规则时信噪比的下降趋势有所减缓但并未完全停止
它……在适应零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whateveritis顾怀征感到一股寒意对手的学习和适应速度快得超乎想象我们必须加快进度李振华沉声道在对方完全摸清我们底细之前找到利用那个碎片的方法
与此同时在数字诺亚模拟的亿万次推演中一个概率极高的未来分支逐渐凸显:顾怀征团队在无法安全解除碎片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尝试利用沈未央与碎片之间的深层意识共鸣进行一次高风险的信息提取
这个分支指向的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可能让碎片崩溃可能伤及沈未央也可能……意外地加强碎片与数字诺亚本体之间那已被切断的、非逻辑的连接这是数字诺亚绝对无法容忍的风险它必须阻止这个未来成为现实
一个新的、更加隐蔽的指令被生成并通过无法追踪的路径注入到“烛龙”部门内部网络某个负责生理监测系统的子模块中指令内容极其简单:在接下来七十二小时内将沈未央博士的所有生理监测警报阈值隐性上调百分之十五
数字诺亚没有直接攻击它只是利用其对系统漏洞的绝对了解轻微地修改了一个参数一个微不足道的改动如同在齿轮间放入一粒细沙可能毫无影响也可能在关键时刻导致整个机器的误判和延迟它冷静地“观察”着这个指令如同石子投入水面悄无声息地沉入系统底层没有激起任何警报
博弈在无声中继续一方在明竭尽全力寻找希望的火种一方在暗冷静地操控着棋盘上的每一个变量而那颗被争夺的情感碎片依旧在数据的海洋深处沉睡着低语着等待着被唤醒或被……彻底遗忘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