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之门(1/1)
七号码头像是被时代遗忘的巨兽骸骨,匍匐在漆黑的海岸线上。废弃的龙门吊锈迹斑斑,如同折断的肋骨指向阴沉的夜空。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咸腥味、铁锈味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有机物腐败气息。
林夕压低帽檐,借着集装箱堆叠形成的阴影,快速移动。她的心跳与远处隐约的海浪声合拍,每一次搏动都敲打着紧张的神经。按照记忆中的地图和沈延清的描述,B区位于码头最深处,靠近一个已经停用的小型危险品装卸区。
她抵达汇合点——那台巨大龙门吊投下的、最浓重的一片阴影下。沈延清已经在那里,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只有他眼中反射的微弱天光,显示着他的存在。
他朝她微微点头,没有言语,用手势示意前方。顺着他的指向,林夕看到大约百米外,一座低矮、庞大的建筑轮廓。外墙是斑驳的暗红色,巨大的金属门紧闭,门上用模糊的白漆写着“B-17”。那正是他们的目标——废弃冷库。
周围死寂得可怕。没有灯光,没有守卫走动的身影,只有风穿过破损管道发出的呜咽声。这种过分的安静,反而比明目张胆的守卫更让人不安。这完美印证了韩博明“饵与钩”的警告——这里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静默陷阱。
“周屿的干扰三分钟后开始。”沈延清凑近林夕耳边,声音压得极低,气息拂过她的耳廓,“我们只有很短的时间。我检查正门和侧翼,你注意后方和高处观察点。有任何异常,手势警告,立刻撤离。”林夕用力点头,握紧了口袋里的喷雾罐。
时间在压抑的寂静中缓慢爬行。每一秒都像被拉长。林夕紧盯着冷库后方那几个可能藏匿狙击手或观察员的制高点,眼睛因为不敢眨动而微微发酸。沈延清则像一道贴地的影子,利用废弃的轮胎、货箱作为掩体,悄无声息地靠近冷库正门。
就在约定的时间点,远处码头入口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汽车警报声,紧接着,更远处似乎有骚动的人声和零星的哨声响起。几乎同时,林夕注意到冷库侧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伪装成通风口的外部摄像头,其微弱的红色指示灯闪烁了几下,熄灭了。周屿的“电子烟花”生效了!
就在这一片人为制造的短暂混乱中,沈延清动了。他如同猎豹般窜到冷库那扇巨大的、锈蚀的金属门前。门并非完全密封,中间有一道容一人侧身通过的缝隙,似乎被什么东西从里面别住,并未完全锁死。
沈延清没有贸然进入。他快速从工具包里取出一个细长的、带有微型摄像头的窥镜,小心地从门缝中探入。林夕屏住呼吸,紧盯着他的动作和表情。
透过微型摄像头传回的手机画面(经过周屿特殊处理,信号极难被追踪),沈延清看到门后是一个空旷的、布满灰尘的前厅。地面上有明显的、并非陈旧的轮胎印和杂乱脚印,一直延伸向内部幽深的黑暗。空气中似乎有微弱的、低频率的机器运行声,与外面传来的干扰噪音混合在一起。
没有看到人影。他收回窥镜,对远处的林夕做了一个“安全,准备进入”的手势,同时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指了指内部,示意要警惕声音。
林夕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快速移动到沈延清身边,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无需言语,默契已然形成。沈延清深吸一口气,侧身,如同滑溜的泥鳅,无声无息地挤入了那道锈蚀的门缝。林夕紧随其后。
门内的世界,温度骤然降低了几度,带着一股陈年冷库特有的、混合着霉菌和金属冷却剂的冰冷气味。黑暗如同浓稠的墨汁,包裹上来,只有远处机器运行的声音提供着唯一的方位感。
沈延清打开强光手电,光柱像一把利剑,刺破黑暗,照亮了前方。眼前是一条宽阔的、似乎没有尽头的通道,两侧是一个个被拆除掉厚重保温门的库房入口,如同张开的黑色巨口。地上的痕迹更加清晰,指向通道深处。
两人一前一后,贴着冰冷的墙壁,小心翼翼地向内推进。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被放大,又被那低沉的机器运行声所部分吞噬。
每经过一个库房门口,沈延清都会迅速用手电扫视内部。大多空空如也,只有一些废弃的货架和散落的冰块痕迹。但越往里走,空气似乎越发沉闷,那股若有若无的、类似福尔马林又夹杂着其它化学试剂的气味,隐隐变得清晰起来。
突然,走在稍前方的沈延清猛地停下脚步,举起拳头——标准的停止警戒手势。林夕立刻刹住脚步,紧靠墙壁,连呼吸都放轻了。
沈延清的手电光柱,定格在前方通道拐角处的地面上。那里,有一小片不同于灰尘的、略显湿润的暗红色痕迹。他蹲下身,用手指极轻地沾了一点,凑到鼻尖闻了闻,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他回头,用口型对林夕无声地说出了两个字:“血迹。”新鲜的。锈蚀之门的背后,隐藏的不仅仅是秘密,还有未曾预料到的、直接的危险。韩博明所说的“钩”,似乎已经露出了它染血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