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诗会风波起暗涌(1/2)
次日,宫中设宴于御花园,沈微澜应邀前往。昨夜之事虽已暂告一段落,但她心中思绪万千,踏入御花园时,仍带着几分沉思。
霜菊含香,金风拂面。御花园中黄蕊如金,白瓣似雪,贵妇们身着华服,步履轻盈地穿梭其间。
沈微澜立于朱栏之侧,素手执一盏菊花酒,目光掠过人群,落在一名身着淡青罗裙的女子身上。
那女子正低头吟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声音婉转,带着几分楚楚可怜之意。她抬眸时,眉目间竟与柳若蘅有七分相似。
沈微澜垂眸浅笑,指尖轻叩杯沿。
“好一个‘悠然’。”她缓步上前,“可惜你落韵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沈微澜衣袂翩然,笑意温雅,却让人莫名生出几分寒意。
那女子微微一怔,旋即笑道:“夫人莫非是在取笑我?”
沈微澜不答,只将手中酒盏轻轻一倾,琥珀色的酒液洒在石阶上,溅起几点水花。
“陶公原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平仄相协,意境清远。”她缓缓道,“可你方才所吟,虽用其词,却失其神。‘悠然’二字,当是闲适自得之意,你却以哀音入调,倒像是……怀念什么人。”
此言一出,四周一片寂静。
那女子面色微变,眼底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便恢复平静:“夫人说笑了,我只是仰慕陶公诗句,随意吟诵罢了。”
“随意?”沈微澜淡淡一笑,“那我再问你一句——‘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出自何诗?”
女子唇角微颤,略显迟疑。
“《读山海经》。”她低声答道。
“错了。”沈微澜语气依旧温和,“这是陶渊明《杂诗》中的句子,而非《读山海经》。”
女子瞳孔骤缩,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袖口。
一道并蒂莲纹,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沈微澜眸光微敛,心中已有计较。
她转身面向众人,举杯轻声道:“诸位,不如我们来个对诗游戏如何?”
太后端坐于高台之上,含笑点头:“难得今日风雅,就依沈夫人所言。”
沈微澜执盏而立,目光再次扫过那女子,朗声道:
“饮酒赏菊,本是乐事。不如以‘菊’为题,各赋一首,谁作得最贴切,便赠御赐金菊一朵。”
众人纷纷应和,唯有那女子神色凝重。
轮到她时,她略一沉吟,吟道:
“霜华冷露湿青裳,寂寞东篱倚夕阳。莫道秋深无艳色,孤芳独自傲寒香。”
语罢,满座皆赞。
沈微澜却只是静静听着,待掌声稍歇,才开口:
“好诗。”她微微颔首,“不过,你这诗中,用了‘寒香’二字,倒是让我想起一人。”
女子脸色微变。
“柳若蘅。”沈微澜一字一顿,“她的诗中,最爱用‘寒香’、‘孤影’这类字眼。”
她顿了顿,又道:“更巧的是,这首诗的韵脚,也与柳若蘅惯用的格律极为相近。”
场中气氛陡然一滞。
那女子强作镇定:“夫人此言何意?”
沈微澜未答,只道:“不如我来接你这一句。”
她提笔蘸墨,在纸上挥毫写下:
“东篱不独傲,秋色共长天。露重香犹烈,霜浓色愈鲜。繁枝藏旧梦,瘦影映流年。若问君心志,清芬自不偏。”
众人惊呼。
太后抚掌而笑:“妙哉!沈夫人这诗,既有菊之高洁,又有志之坚贞,实乃佳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