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红莲谣言动京城(2/2)
“这是……”冬珞凑近,“新的走势?”
“不像。”春棠皱眉,“倒像是……藏了字。”
沈微澜闭目,指尖轻抚画纸。七岁那年,她画完此图,梦见雪峰之巅有人低语:“此局,由你落子。”那时她不懂。
如今她懂了。
这画,本就是一幅密图。
她取朱砂,以血为引,沿那山脊线重描。笔至峰顶,纸上忽现一行小字——
“九莲启钥,星轨归位。”
四婢皆惊。
“九莲……是铃铛上的图?”夏蝉问。
“星轨……是地宫星图?”春棠接道。
冬珞已取出舆图对照:“若铃铛是钥,星图是锁,那启动点——应在城南井底。”
“可井已封。”秋蘅道。
“封井的人,才是幕后。”沈微澜睁眼,眸光如刃,“他们怕的不是红莲,是这图现世。”
她起身,将画收好:“明日,我要去城南走一趟。”
“太险。”夏蝉立刻反对,“若他们设伏——”
“所以我不会去。”沈微澜淡淡道,“我去西市挂画,题新诗。你们,替我去井边看看。”
四婢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
次日,西市高台。
沈微澜再悬素缎,上书新诗:
“谣言如风易散沙,何须刀剑斩虚花。
若问红莲真面目,且看雪峰映朝霞。”
百姓围观,议论纷纷。有人认出她,低声传颂:“是蘅芜小姐,她回来了。”
与此同时,城南井边。
冬珞蹲在井沿,指尖轻触砖缝。春棠在附近茶肆打探,夏蝉隐于屋檐,秋蘅则悄然取出银针,探向井壁苔痕。
忽然,冬珞停住。
“有机关。”她低声道,“砖缝不对,像是动过。”
夏蝉翻身落地,软剑出鞘,轻轻一挑,一块青砖松动。
她伸手欲取,忽听井底传来一声极轻的“叮”——
像是铃铛轻响。
四人齐凝神。
井底幽深,却无铃铛踪影。可那声音,分明与谢云峥送来的那只共鸣。
“他们换过地方。”冬珞冷声道,“铃铛不在井底,但在某处响了。”
“谁在响?”春棠问。
“试阵的人。”秋蘅盯着井壁,“铃声是信号,告诉他们——钥匙已现。”
——
当夜,沈府旧宅。
沈微澜正对烛研画,忽听院外脚步轻响。
她未抬头,只道:“进来。”
门开,一亲卫模样的人低头入内,双手奉上一物——青铜铃铛。
“侯爷说,物归原主。”
沈微澜接过,指尖抚过铃身,忽觉内侧有异。她借烛光细看,见一极小“蘅”字,刻得极深。
她沉默良久,将铃铛置于案上。
“他……还说了什么?”
“侯爷说——”亲卫顿了顿,“信,比命重。”
沈微澜指尖一颤。
七岁那年,她发高热,春棠守了三夜,天亮时塞给她一个棠梨香囊,说“小姐闻着这味,就能醒”。
如今,她肩头红莲微烫,案上铃铛静默,仿佛在等下一个声音。
她抬手,将铃铛翻转,烛光映出内壁星轨图。她忽然发现,那星轨并非完整,缺了一角——而那缺口形状,竟与《江山雪霁图》中某段山脊完全吻合。
“原来如此。”她轻声道,“铃是钥,画是图,星轨是锁。”
“小姐。”冬珞推门而入,“城西又现符咒,这次是八瓣红莲。”
沈微澜抬眼:“他们改了。”
“是试探。”冬珞道,“还是……有人在纠正?”
烛火跳了跳。
沈微澜将铃铛与画并置,指尖划过星轨缺口。
“明日,我要去一趟城西。”
“我去。”夏蝉立刻道。
“不。”沈微澜摇头,“这次,我亲自去。”
她起身,将铃铛收入袖中,忽觉肩头红莲剧烈一烫,仿佛回应某种召唤。
“小姐,你怕吗?”春棠轻声问。
沈微澜望向窗外月色,良久,只道:
“我娘替我挡了三刀。”
“现在,该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