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家族底细渐明晰(1/2)
冬珞把那张沾了松脂的指印纸摊在桌上,指尖点着登记簿角落的一行小字:“用左手的人……不多。”
沈微澜盯着那枚模糊的印记,没吭声。她记得小时候翻过一本残卷,说左利者易被视作异类,常遭驱逐。但此人能进驿站密档房,必然有些特殊之处。
“查下去。”她说,“从松脂入手。哪片山林产这种树脂?最近谁采过?”
“已经派人去了。”冬珞语速平稳,“南岭一带的老樵夫认得这个味儿,说是‘冷杉泪’,三年才结一滴,只有守山人才会取。”
秋蘅站在一旁,忽然开口:“守山人……苍岚族规里提过,每代选一人独居深谷,护脉守碑。他们不入族会,也不见外客。”
“那就是线索。”沈微澜抬眼,“如果使者是从南岭来,而有人在那里留下松脂指印——说明至少有两个势力接触过那地方。”
夏蝉靠在门边,手搭在剑柄上:“说不定是他们自己人干的。”
“不可能。”春棠摇头,“刚才冬珞说了,那人没登记名字,还特意用了左手。这是刻意隐藏身份。”
屋里安静了一瞬。
沈微澜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拿起炭笔,在南岭位置画了个圈。“不管他是敌是友,既然敢和苍岚暗中见面,就说明——他们的规矩,已经有人想破了。”
议事厅的灯一直亮着。
半个时辰后,冬珞带回一份泛黄的地方志抄本。纸页边缘焦黑。
“找到了。”她翻开一页,“苍岚家族,原名‘岚山氏’,上古时为山民祭司,专司地气调和。三百年前,外族带来‘机枢术’,试图引灵流驱动铁车,结果震裂地脉,山崩七日,死伤无数。自那以后,他们立下祖训:凡动机关者,皆为逆天。”
沈微澜接过书页,目光落在一段小注上:“……幸存长老三人,其中一人曾习外法,悔恨自焚于祭坛。”
她沉默片刻,轻声道:“所以他们怕的不是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是怕再出一次大祸。”
“可我们跟那些铁车不一样。”夏蝉急了,“咱们的装置都是木石做的,能量也靠自然回流,连废料都能化土成肥!”
“但他们看不见这些。”秋蘅低声说,“他们只记得那场山崩。”
春棠翻着手里的账册,抬头道:“我刚核对了材料清单。咱们用的所有零件,九成以上是可降解材质,连电线外皮都是蚕丝混草浆。循环率九成二,比他们自家用的竹管导水系统还高。”
“数据有用。”沈微澜点头,“但光有数据不行。他们信的是祖宗的话,不是算盘。”
冬珞突然道:“我还挖到一件事。十年前,有个叫苍岚羽的年轻人,被逐出家族。理由是他私研‘雷引术’,用草木阵引来天雷,烧毁一片毒瘴林,救了一个村子。”
“救人还要被赶?”夏蝉皱眉。
“不止。”秋蘅接话,“五年前疫病爆发,山下三村断药,有个族医偷偷带药囊下山,后来再没回去。有人说他死了,也有人说他隐姓埋名活在民间。”
沈微澜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几处红点——全是这些年有人脱离苍岚的地点。
她缓缓道:“他们不是铁板一块。只是没人敢站出来说话。”
油灯闪了闪。
沈微澜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张白纸,铺在案上。她执笔蘸墨,左边写下“守静归真”四个字,右边写上“借术还灵”。
然后在中间画了一条蜿蜒的线。
沈微澜说:“他们的方法是守住自然,我们的方法是唤醒自然。虽然看似不同,但都是在保护这片土地。”
她把纸贴到墙上,退后一步:“我们不用推翻他们。只要让他们明白,这条路,也能通到同一个地方。”
“可他们肯听吗?”春棠问。
“不一定。”沈微澜望着那幅图,“但他们已经开始怕了。”
“怕什么?”夏蝉不解。
“怕我们走通了他们不敢走的路。”她声音很轻,“更怕有人开始怀疑——为什么不能变?”
屋里没人说话。
良久,冬珞低声道:“我刚收到消息,那个用左手的人,三天前曾在城西茶馆出现。他留了一本书,封面写着《地脉纪略》,里面夹着一页空白纸。”
“空白?”秋蘅皱眉。
“纸上没有字。”冬珞顿了顿,“但对着阳光照,能看到压痕。是刚写的,还没来得及显影。”
沈微澜眼神一动:“那是隐形墨?”
“不是墨。”冬珞摇头,“是手指蘸药水写的,内容遇空气才会慢慢浮现。要等两个时辰。”
“现在在哪?”
“在我手里。”冬珞从袖中取出那页纸,放在灯下,“快了。”
众人围上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