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物资调配保供应(1/2)
她伸手摸了摸眉心,那里还留着昨天沾上的浅灰炭灰,没来得及擦,就让它留着吧。
火光还在烧,沈微澜卷着袖子往灶里添柴。手一抖,差点把木棍掉进去。
她眨了眨眼,压下眼皮的沉重。
旁边人递来一碗水,她摆摆手。
“先给守北沟的老张。”
那人应了声,转身走了。
天边刚露白,风也小了。田里的烟墙还冒着灰白气,在地面上蔓延。
春棠抱着账本走过来,鞋上全是泥。
“姑娘,清完了。”
沈微澜靠着柱子站直,“说。”
“药粉剩四天量,防护甲十二套,六套破得不能用。柴草还能撑两天,井水不够烫卵,得靠河运。”
沈微澜点头,“把破甲收上来,旧棚的木头能改。药粉按工分发,夜岗和咳嗽的人优先。”
“王伯那组只干了半天,给不给全份?”
“给一半。”她说,“来就是好事。”
春棠记下,又问:“补给呢?城里还没回信。”
“你去办。”沈微澜看着她,“你是管事的。”
春棠抬眼,“我带人出村采买,走河边那条路,绕开西巷那几户。”
“行。签我的名,灾后双倍还。定金从私库里出,别超过三十两。”
“商贩怕不敢接。”
“那就告诉他们,镇国侯府盯着这批货。谁敢断供,以后沈家的铺子不收他一粒米。”
春棠嘴角动了动,“我这就去。”
她转身要走,又被叫住。
“带夏蝉。”
“不用吧,就跑个腿。”
“你值钱。”沈微澜说得平淡,“少一个人,我就少一只手。”
春棠没再推,低头应了。
半个时辰后,三辆牛车出了村口。
谢云峥站在坡上看了会儿,走下来。
“你让春棠去采买?”
“嗯。”
“西巷那几家昨晚没值夜。”
“我知道。”
“你不罚?”
“罚了人,路就断了。”她看着他,“现在要的是东西,不是出气。”
谢云峥沉默一会儿,“我去南头搬炭。”
她点头。
太阳升起来时,第一批修补的藤甲送到了主岗。
秋蘅蹲在地上检查,“这皮绳不行,太脆。”
冬珞在边上画图,“改成双股绞线,撑得久。”
“照做。”沈微澜说,“今天必须补上八套。”
李二狗跑过来,“沈姑娘!有人传话,说你们藏药不发!”
沈微澜抬头,“谁说的?”
“西头刘婆子,在井边嚷的。”
“她领药了吗?”
“领了,半包。”
“咳嗽好了吗?”
“还咳。”
沈微澜起身,“走,去仓库。”
仓库搭在祠堂后屋,门口挂着布帘。
她一把掀开,里面堆着麻袋和竹筐。
药粉、布条、干姜、艾绒,分门别类码着。
冬珞和夏蝉跟着进来。
“把清单贴出去。”沈微澜对春棠说,“每天早饭前更新。”
“还要怎么贴?”
“高台正中间,大字写清楚:剩多少,发了多少,明天发什么。”
李二狗愣了,“那……要是有人偷呢?”
“设监督组。”她说,“每晚三人轮值,一个村民,一个我们的人,一个夏蝉或冬珞。当面点数,当场报账。”
“我能当吗?”李二狗举手。
“你第一个来,当然能。”
夏蝉靠墙站着,“我守夜没问题。”
冬珞已经在纸上列人名,“今晚就启动。”
中午前,新清单贴了出去。
一群人围在高台下看。
“哎,药粉真只剩三天半了!”
“昨儿发了十七包,对得上!”
“那刘婆子领了半包,还骂人?”
有人回头找她,她早就缩回家了。
下午,春棠回来了。
三辆车满载而归,麻袋堆得冒尖。
她跳下车,脸被风吹得发红。
“成了!城南三家米行、两家药铺答应长期供。定金付了,合同签了,灾后双倍结款。”
沈微澜迎上去,“路上顺利?”
“西巷那几户想拦车,说踩了他们地界。”春棠冷笑,“我说官道是公的,他们没话说。夏蝉在车上坐着,他们连大声都不敢。”
夏蝉从车后跳下来,拍了拍衣角,“没人动手。”
“辛苦了。”沈微澜看向货物,“都清点了吗?”
“清了。药粉二百斤,藤料五捆,粗布八十匹,还有石灰和铁锅。”
“石灰今晚就用,拌进土里防虫卵。铁锅分到各岗,烧水轮换。”
春棠喘口气,“我还买了二十把新铲,便宜,但能用。”
“好。”沈微澜说,“明天开始,所有工具统一登记,谁领谁还,坏了记工分抵。”
“那要是丢了呢?”
“丢一件,全队减工分。”她说,“谁不想干活,大家一起停。”
消息传开,傍晚轮岗时,没人迟到。
秋蘅端着药锅过来,“新加了蜂蜜,老人肯喝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