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防治成效大显现(1/2)
晨光刚爬上村口的老槐树,沈微澜站在坡上,看着底下几缕炊烟懒洋洋地升起来。
谢云峥走过来,顺着她的视线看下去:“人还不多。”
“病好了,心还没好。”她轻声说,“他们怕再出事。”
他没接话,只是把手里的斗篷递给她。风吹得有点凉,她接过披上,布料还带着点阳光晒过的暖意。
春棠从村道那头快步走来,手里拿着账本:“昨儿开的那块田,有三家愿意下种了。我按您说的,白给粮种,收成全归他们。”
“有人信,就有希望。”沈微澜点点头,“把账本摊在祠堂门口,谁想看都能翻。”
夏蝉提着剑从岗哨回来,靴子沾着露水:“北边两个村派人来了,说是孩子咳嗽不止,问咱们有没有药方。”
秋蘅正蹲在医棚前晾药草,闻言抬头:“不是瘟疫,是风寒余症。我拟个方子,加点陈皮和姜丝,煮水喝就行。”
冬珞坐在小凳上画图,笔尖不停:“三村之间要通路。现在走一趟得绕两个山头,耽误时辰。”
沈微澜走过去看她纸上画的路线:“把这条路拓宽些,能过牛车。等田里忙完,组织人修。”
春棠忽然笑了一声:“您还记得三个月前吗?村里连米缸都是空的,现在倒想着修路了。”
“那时候是活命。”沈微澜望着远处刚翻过的土,“现在是要活得有个人样。”
当天下午,沈微澜亲自带人去了示范田。
她没穿绣鞋,换了双粗布履,袖子挽到肘上,锄头一落,土就翻起一层。
几个村民远远站着看,有个老汉嘀咕:“侯府出身的小姐,真肯下地?”
“你没见她在矿道里摸黑走了一夜?”旁边媳妇瞪他,“人家琴都能当机关使,锄头算啥。”
终于有个年轻后生咬牙扛着锄头走过来:“沈姑娘,我跟你干。”
第二日,来了五个。
第三日,十几人。
秋蘅带着几个识字的妇人教认药材,夏蝉守在边上,一边擦剑一边听她们念:“苍术、防风、甘草……这三种熬水,挂在门上驱邪气。”
“不是驱邪。”秋蘅纠正,“是防病。”
“一样一样。”那媳妇摆手,“反正比拜菩萨灵。”
春棠把每日用工记在册子上,晚上算完账,吹灯前说了句:“今天收了七担谷,全是新打的。留够种子,剩下的明早分下去。”
冬珞在墙上钉了块木板,画了个大格子,标着各村人数、存粮、用药量。
“每天更新。”她说,“谁缺什么,一眼就能看见。”
第五日清晨,沈微澜又被窗外声音吵醒。
不是咳嗽,也不是哭嚎,是笑声。
她推开窗,看见几个小孩在溪边追鸭子,一个摔进浅水坑,浑身湿透还咧嘴笑。
老人坐在檐下搓草绳,旁边竹匾里晒着切好的黄芪片。
谢云峥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她身后:“你当初说‘救的是活路’,我以为是句狠话。”
“不是狠。”她转身去拿外衣,“是实话。”
他顿了顿,缓缓说道:“京里来了信,说要召你回去叙功。”
她系腰带的手丝毫未停,淡淡回应:“我不去。”
他皱了皱眉头,继续问道:“你不在意朝廷怎么看你?”
她停下手中动作,目光坚定:“我在意这些人能不能吃饱。”
她拿起伞:“走吧,今天要去东村看新井。”
路上遇到一对夫妻抬粪肥下田,见了她点头哈腰:“沈姑娘,我们家娃退烧了,明天也来干活。”
“别叫姑娘。”她说,“叫我蘅芜就行。”
那女人愣住,眼圈忽然红了:“您……真把我们当自家人?”
“不然呢?”她撑开伞,“一块地,一起种;一口井,一起喝。还能分得清谁高谁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