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特洛伊(1/2)
李元青还没想过自己这样的年轻人彻底取代当今掌握话语权一代导演后。
会有怎样光景。
可在蝙蝠侠剧组的诺兰却不止一次提到。
“老一辈导演的思维跟不上我们。
他们早就该退休养老了。
而不是占着资源,阻拦我们的进步之路。”
李元青有些好奇。
“你是因为什么才产生这样的想法?”
一旦有捧哏打开话匣子,诺兰的话便如泉涌般喷薄。
“刚刚在影院上映的《特洛伊》,你看了吗?”
李元青点点头。
“奥兰多邀请我看的。
我不是西方人,对你们这段历史不太感冒。
我只知道,在这部电影里运用了一项新技术,好像是‘虚拟特技人’吧。
听说这项技术由牛津大学提供。
下次有空,我会直接去牛津大学物理系观摩。”
显然,李元青没有get到诺兰所说话语的重点。
他还在研究“虚拟特技人”的程序,程序可以创造出虚拟的人物,当有外力施加于虚拟人物身上时,会产生与人类完全相同的反应,与大多数用电脑生成、依靠固定数据库的虚拟人物完全不同。
虚拟演员可以独立行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反应同人类是一样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项革新。
可诺兰是实拍的坚定拥护者。
“Li,这种特技会消解电影的真实性!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特洛伊’。”
随后,诺兰给李元青透露一件内幕。
这部《特洛伊》一开始定的导演其实是诺兰!
但华纳管理层不放心将这么大的项目交给年轻人,最后是花大价钱请来了六十多岁的沃尔夫冈·彼德森。
在历史大片面前,导演的年龄意味着更多质感。
更何况,沃尔夫冈·彼得森凭借《空军一号》与《完美风暴》,这几年红得发紫。
请他明显更保险。
可对诺兰来说就显得有些不公平。
我都准备好挑担子了,结果你们因为不信任就找来一位六十岁的老人,把自己整成了无业游民。
要不是李元青的蝙蝠侠剧组肯接纳他。
诺兰还得在家蹲,直到等来下一个翻身机会。
可站在李元青的角度。
特别是作为华国人,对历史的重视情感。
惯性会让他理解华纳高层的选择。
换位思考一下,要是国内突然要拍一部建国的历史大片。
中影哪个领导敢提议让李元青当导演?
李元青自己也不敢接呐。
因此,李元青只能很敷衍的安慰着诺兰。
“既然已经错过,便不要再放在心上了。
朝前看,你要拍别人没拍过的,别人拍不出来的。
未来真的有资格了,再给自己奖励一部史诗电影。”
诺兰轻叹口气。
“在我脑海里,一直有个想法。
我想要填补影史的一段空白。
那便是以《荷马史诗》故事为蓝本,用超高预算和大制作来改编神话史诗。
这些文学作品值得被我们继续铭记和认真对待!”
《荷马史诗》里最着名的故事就是特洛伊战争,它也是《伊利亚特》《奥德赛》中的文学母题,西方古典故事里没有比这更经典的了。
诺兰想要创新,故事越经典,电影回本压力越小。
现在,《特洛伊》已经被拍出来了,那他若是还想要创新,只能在其他素材中寻找灵感。
不过,另一个消息让他心态变得纠结。
这一版《特洛伊》上映后成绩好像很一般。
即便是红得发紫大导演执导,观众反响依然平平。
李元青后来劝慰的角度也在于此。
“对大导演来说,这一次失败不会对沃尔夫冈产生致命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