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兴学立基(2/2)
刘备望着满靶箭矢,突然长叹:不想这算经,竟关乎治国安邦。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子瞻此举,确实深远。若能普及教育,使百姓启民智、明算数,则我荆州根基,将稳如泰山。”
刘备面露忧色:此策虽好,但世家大族恐怕……
诸葛亮轻摇羽扇:主公勿忧。可先在军中试行,待成效显着,再推及民间。届时百姓称颂,世家纵有不满,也难阻大势。“届时,荆州人才辈出,国力之盛,恐曹操、孙权皆不能及。
刘备大笑:“有封儿与孔明在,何愁大业不成?”
三日后,襄阳大营。
校场上,千余名将士整齐列队。与往日不同,他们手中握的不是刀枪,而是削尖的木棍。高台上竖起一块涂满黑漆的木板,上面用白垩写着《千字文》的开篇。
刘封立于台前,声如洪钟:自今日起,每日操练完毕,习字半个时辰!三月之内,我要你们人人都能写下自己的名字,读懂简单军令!
台下顿时哗然。一名满脸风霜的老兵挠头道:少将军,俺这拿惯了刀把子的手,怕是握不住笔杆子啊!
刘封大笑,举起一块写满数字的木牌:不识字,如何算清军饷?不认数,怎么看懂地图?他日解甲归田,难道还要做睁眼瞎不成?他环视众人,声音陡然提高,传我军令:今后军中擢升,同等军功者,识字者优先!
此言一出,校场顿时沸腾。将士们纷纷挺直腰板,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块黑板。
军中教习多由伤退的识字老兵担任。他们虽然肢体残缺,却因识字算数获得新生。一名失去右臂的老卒颤抖着用左手在沙盘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热泪盈眶:都督给了俺们第二条命啊!
朗朗读书声渐渐取代了往日的喊杀声,在军营上空回荡。刘备与诸葛亮站在校场边缘,望着这前所未有的景象。
父亲你看,刘封指着正在习字的士兵们,以往军令全靠口耳相传,错漏百出。如今让他们每日学十字,半年后至少能读懂简单军报。
诸葛亮羽扇轻点:妙哉!若能推广全军,不仅军令传达更加精准,还可让士卒自行记录战况,减少误传。
不仅如此,刘封继续道,我建议让退役军人优先担任里正、亭长等基层官吏。他们熟悉军纪,又识字明理,最是合适。他顿了顿,声音更加坚定,至于伤残将士,凡因战致残者,官府供养终身,其子女可免费入高等学府就读。
刘备闻言,虎目含泪,重重拍了拍刘封的肩膀:此乃仁政!将士们若知此事,必誓死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