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锦城家宴(1/2)
成都城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刘封骑在战马上,望着绵延数里的车队,心中百感交集。荆汉文学院、军校和医学院的搬迁工作已近尾声,三所学院的典籍、器具和师生们正陆续抵达成都。
都督,文学院最后一批典籍已经入城了。邓范策马前来禀报。
刘封点点头,吩咐道:你们先入城安置,我去拜见父亲。随即调转马头向城中驰去。这段时间他没有再领兵出征,主要精力放在了将军荆汉文学院、军校和荆汉医学院搬迁到成都。
进入州牧府大厅,刘备见他回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封儿,搬迁之事辛苦了。
为父亲分忧,是孩儿本分。刘封恭敬行礼,眼角余光却注意到刘备手中握着一卷书册——那是军校的名册。
刘备轻叹一声:为父思虑再三,军校迁至成都后,校长一职或可另择贤能担任。士元、孝直深谙兵法,又……
父亲!刘封突然单膝跪地,打断了刘备的话,兵者国之大事,不可假于他人之手!军校乃培养将领之所,父亲身为我军统帅,校长之职非您莫属!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转为深思。他伸手扶起刘封:封儿起来说话。你……当真如此认为?
刘封直视刘备的眼睛:父亲明鉴。儿臣并非不放心几位军师,只是……他略一犹豫,只是如今天下未定,曹贼未灭,军心所系,全在父亲一身。而且就算天下已定,军权万万不可旁落。
刘备沉默良久,忽然拍了拍刘封的肩膀:好,好。此事容后再议。听说你母亲她们也快到成都了?还有承儿?他出生至今,我还没有见过他呢!
刘封脸上露出欣喜:“是的,她们明天应该能到成都!”
甚好。我们一家人终于能团聚了。刘备说着,目光又投向远处的成都城墙,那里,字大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
翌日清晨,成都城南门外人头攒动。刘备身着绛色锦袍,腰佩双股剑,站在城门下翘首以盼。刘封立于其侧,不时踮脚张望。
报——夫人车队已至五里亭!斥候飞马来报。
刘备脸上露出喜色:终于到了!
不多时,远处尘土中现出车队的轮廓。
车队渐近,刘备已按捺不住,大步迎上前去。刘封紧随其后,心跳不由加快。
夫君!糜夫人从第一辆马车上探出身来,眼中含泪。她虽已三十余岁,依旧眉目如画,温婉可人。
夫人!刘备快步上前,亲手扶她下车,一路辛苦了。
紧接着,甘夫人抱着一个刺绣锦枕从车厢出来,身后钻出一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正是刘禅。男孩身着湖蓝色锦袍,发髻用银丝带束起,圆脸上嵌着一双灵动的眼睛。
父亲!刘禅见到刘备,立刻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但微微发抖的嘴角泄露了压抑的兴奋。
甘夫人轻抚儿子肩膀,温婉笑道:阿斗这一路都在背《孝经》给妾身听呢。
刘备眼中闪过欣慰,蹲下身与幼子平视:哦?背到哪一章了?
《纪孝行章》!刘禅挺起胸膛,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背到一半突然卡壳,小脸涨得通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