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在东南亚当降头师那些年 > 第96章 偷渡去日本

第96章 偷渡去日本(2/2)

目录

他一边说着,一边大步流星地朝着办公区域走去,同时扭头吩咐道:“我去找领导申请拘捕令。

这次我们调查的大鱼可以收网了。”说完,他便急匆匆地往领导办公室跑去。

来到领导办公室门前,王刚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抬手轻轻敲门。

得到允许后,他推开门走了进去。领导正坐在办公桌前审阅文件,看到王刚进来,微微抬起头,疑惑地问道:“王刚,这么着急,有什么事?”

王刚走上前,将手中的间谍名单递给领导,语气激动但又不失沉稳地说道:“领导,这是我们一直追查的间谍和内鬼的名单。

这是可靠线人提供给我的,经过核实,信息准确无误。

我们现在可以展开抓捕行动了,绝对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领导接过名单,仔细地翻阅着,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他一边看,一边点头,对王刚说道:“王刚,这次你立了大功啊。

不过,抓捕行动必须谨慎进行。

我们要制定详细的抓捕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这些人都是危险分子,一旦行动不慎,很可能让他们逃脱,甚至会危及周围群众的安全。”

王刚认真地点点头,说道:“领导,我明白。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我们可以兵分几路,同时对名单上的各个地点展开行动,确保他们来不及通风报信。

而且,我建议通知特警队配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领导思考片刻后,说道:“你的想法不错。

这样,你马上组织相关人员开会,制定详细的抓捕计划。

我这边会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支持你们的行动。记住,一定要保证行动的保密性和成功率。”

王刚坚定地回答道:“是,领导。我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他转身走出领导办公室,立刻着手安排后续事宜,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抓捕行动的期待和决心。

阿赞林一路心急如焚,在飞机抵达香港后,他脚步匆匆,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机场。

拦了辆车,便迫不及待地催促司机往加工厂赶去。

一路上,他的目光始终紧盯着窗外,心中不停地盘算着接下来的行程,那股急切的劲儿仿佛身后有什么在追赶一般。

终于,车子停在了加工厂门口。阿赞林推开车门,一眼就看到乌鸦靠正站在加工厂的角落里翘首以盼。

乌鸦一见到阿赞林,脸上顿时露出了兴奋的笑容,赶忙迎上前去,说道:“苏大师,你终于回来了。

可把我等急了,我们赶紧出发吧。”

与此同时,陈总、罗总和小刘三人也早已在加工厂等候多时。

看到阿赞林的身影,陈总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说道:“苏大师,你终于回来了。

货船已经安排妥当,万事俱备,我们这就出发吧。

”话音刚落,小刘便恭敬地打开车门,迎接罗总和陈总上车。

阿赞林快步走向乌鸦的车,坐进副驾驶座。

乌鸦启动车子,紧跟在陈总他们的车后,几辆车朝着港口疾驰而去。

一路上,阿赞林和乌鸦都没怎么说话,阿赞林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绝,而乌鸦则时不时兴奋地搓搓手,对即将前往日本的旅程充满了期待。

没过多久,他们便来到了港口。

只见港口一片繁忙景象,起重机挥舞着巨大的手臂,搬运着各种货物,工人们在其间穿梭忙碌。

在港口的一角,几艘庞大的货船静静停靠在那里,船身高耸,宛如海上的巨无霸。

陈总带着阿赞林和乌鸦来到其中一艘货船前,指着那艘船说道:“苏大师,那货船就是去日本的。

船上的一切我们都已经安排好了。你们直接上船就行。

等你们办完事了告诉我,我再安排货船接你们回来。”

阿赞林微微点头,感激地看了陈总一眼,说道:“陈总,多谢你们的帮忙。

这份恩情,我阿赞林铭记于心。”说完,他背起装满法器的袋子,那袋子虽然不大,但却仿佛承载着无数的使命与力量。

乌鸦则提着行礼包,紧紧跟在阿赞林身后。

两人转过身,对着众人挥挥手,随后沿着舷梯登上了货船。

货船的甲板上,摆放着各种货物,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机油味。

阿赞林和乌鸦在船员的指引下,来到了他们的休息舱室。

不一会儿,那艘巨大的货船发出“滴滴滴”的低沉鸣笛声,仿佛在宣告着即将启程。

随着一阵机器的轰鸣声,货船缓缓启动,船身两侧泛起层层白色的浪花。

货船缓缓驶离港口,朝着深海方向而去,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从香港港口坐货船前往日本东京,航程漫长,差不多要二十天左右。

在这二十天里,阿赞林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未知的挑战和危险,但他的眼神却无比坚定,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日本将九菊一派的阴谋彻底粉碎。

话分两头,且说任家镇这边,此时的义庄内热闹非凡。

温暖的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的脸庞,欢声笑语在这小小的空间内回荡。

文才望着周围这些熟悉又久违的面孔,心中满是感慨,泪水不由自主地在眼眶中打转,顺着那布满皱纹的脸颊缓缓滑落。

徐正义一脸好奇,凑近文才,开口问道:“文才师叔,我最后一次离开义庄的时候,这里还破败不堪,毫无如今这焕然一新的模样。究竟是谁出的钱重新修建了义庄呢?”

文才轻轻叹了口气,端起桌上的茶杯,缓缓抿了一口茶,仿佛要借着这口茶的温度,唤起那段久远的记忆。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怀念,娓娓道来:“唉,这义庄能有如今这番模样,多亏了任老爷的女儿任婷婷出资修建,任婷婷小姐和一个留洋回来的先生结了婚。

那先生见识广博,带回了不少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他的带动下,任家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才微微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光芒,继续说道:“在他们的引导下,任家镇越来越好啦。

先是办起了学校,让镇里的孩子们都能接受教育,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接着又建了医院,乡亲们看病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东奔西走;还有那桥啊路啊,也都修得宽敞又平坦。

整个任家镇,如今可是一片繁华景象。”

这时候徐正义陷入沉思回忆起往事,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微笑,“我记得最后一次见到任小姐的时候,我才二十多岁,那时她就快四十岁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算算如今,她也差不多六七十岁了吧。”

文才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对呀,现在任家镇的镇长就是任婷婷的儿子。

任老爷以前是招的上门女婿,所以现在任婷婷的儿子也姓任,叫任景超。

这小镇长继承了任家的财富和学识,把任家镇治理得井井有条,任家的家业在他手里那是经久不衰啊。”

徐正义听着文才的讲述,心中对任家镇的变化惊叹不已。他又好奇地问道:“那文才师叔,这些年你又是靠什么为生呢?”

文才听闻,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懊悔与无奈。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唉,以前师傅在的时候,我总是贪玩,不好好学习道法,整天吊儿郎当的,没个正形。

等师傅走了,我才如梦初醒,彻底悔悟,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好好跟着师傅潜心学习。”

文才的眼神中满是自责,沉默片刻后,他接着说道:“后来啊,师傅在地府给我托梦。

梦里,师傅告诉我,去他房间的床底下,那里有一个地窖,地窖里面藏着几本秘籍,让我拿出来好好学习。”

说到这里,文才的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从那以后,我就大彻大悟了。

按照师傅的指示,我找到了秘籍,日夜苦读。

每个月初一十五,师傅还会来到义庄,在我的睡梦中教我学习道法。”

文才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激与自豪,“这些年靠着师傅的梦传,我也学会了不少东西。

自从师兄死后,我就留在了义庄,继承师傅的衣钵。

平日里,任家镇、黄山村、酒泉镇、十里坪等周边村镇,要是有人中邪、闹鬼,都会来找我帮忙解决。

倒也能靠着这个混个温饱。

而且啊,这附近村镇要是有人去世了,也都是找我负责办后事,帮忙看风水,寻龙点穴。”

文才说完,眼神中满是期待,看着徐正义他们,说道:“对了,你们这次回来,可得多住几天,多陪陪我这个老人家。

咱们师徒这么多年没见,可得好好叙叙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