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福州,一棵榕树与半部近代史的闽都风华2(1/2)
第五层次:烟台山与上下杭,万国建筑与闽商传奇
福州作为通商口岸的历史,在苍霞洲的台地与江滨留下深刻的烙印。
·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万国建筑的博物馆:我登上了烟台山。这里曾是17个国家领事馆或代办处的所在地,遍布着哥特式、罗马式、洛可可式等各种风格的西式建筑,与中式园林石厝教堂的银杏交相辉映。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回那个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又相互交融的年代,每一栋老建筑都在诉说着一段往事。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闽商精神的发源地:我走进了上下杭(源自)。这里曾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商行、货栈、钱庄、会馆林立,是闽商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如今经过修缮,古街老宅焕发新生,既保留了采峰别墅、建宁会馆等历史建筑,也引入了文创、餐饮等新业态,重现当年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华景象。
中西交融总结:烟台山的领事馆群与上下杭的商贸遗迹,共同构成了福州作为近代通商口岸的独特城市记忆,是理解其开放包容性格的关键。
第六层次:国家森林公园与福道,城市绿肺与空中走廊
福州的宜居,不仅在于历史人文,更在于其卓越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绿道系统。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千年古榕与植物王国:我探访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园内的千年古榕王冠盖如云,独木成林,是福州别称的最佳象征。园内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种植物,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和植物科普基地。
·福道:左海公园至金牛山城市森林步道:我体验了被誉为全国最美步道之一的福道。这条钢架镂空步道穿行于森林树冠之间,实现了人行空中,车行地下,绿植满城的理念。行走其上,可以从独特视角俯瞰城市景观,感受森林的环绕,是市民健身休闲和游客体验生态福州的绝佳方式。
生态宜居总结: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野趣与福道的现代设计感,共同彰显了福州在生态城市建设上的前瞻性与高品质。
市井再探:达明美食街与老药洲街
福州的烟火气,在美食聚集的夜市与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中升腾。
·达明美食街:毗邻三坊七巷的达明路美食街,夜晚化身为热闹的夜市,汇聚了福州及各地的风味小吃,是体验福州夜生活和品尝街头美食的热门地点。
·老药洲街:位于台江区的老药洲街,藏着许多没有招牌却名声在外的老字号小吃店,如没牙伯花生汤店等,是寻找地道老福州味道的宝藏之地。
风味深化:从永泰葱饼到平潭时来运转
福州的味道,在其下辖区县有着更富地方特色的表达。
·永泰葱饼:来自永泰县的葱饼,外皮酥脆,内馅是香葱和少许肥肉,经过烘烤后香气扑鼻,是深受喜爱的传统小吃。
·平潭时来运转(咸埘):虽然平潭已成立实验区,但其传统美食时来运转(地瓜皮包裹海鲜馅料)依然是福州地区极具特色的风味。
·长乐冰饭:长乐区的冰饭,是夏季消暑神器,将糯米饭、水果、芋圆等配料加入冰水中,清凉解渴。
·连江锅边:连江县的锅边糊同样出名,汤头多用海鲜熬制,味道更为鲜美浓郁。
非遗与传承:闽剧与软木画
福州的文化灵魂,在悠扬的地方戏曲与精巧的手工艺中生生不息。
·闽剧:福州方言的古雅韵味:在福建省闽剧院或一些茶馆,我欣赏了用福州方言演唱的闽剧(俗称福州戏)。其唱腔婉转,表演细腻,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