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茂名篇2(1/1)
第四层次:文化根脉,冼太夫人故里与年例盛典
茂名的精神世界,由一位巾帼英雄的传奇和一场全民参与的民俗共同构筑。
·冼太夫人故里:“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的丰碑:我怀着敬意走进位于电白区电城镇的冼太夫人故里文化旅游区。冼夫人是南北朝至隋初的岭南俚族首领,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被周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景区内的冼太庙香火鼎盛,其“唯用一好心”的精神核心,至今仍深深影响着茂名乃至整个粤西地区,成为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
·年例:粤西最隆重的民间狂欢:我有幸目睹了茂名独特的年例民俗。它比春节更受本地人重视,是以祭祀社稷、祈祷丰收为核心,融宗教性、娱乐性、饮食性为一体的民间庆典活动。各村日期不同,届时家家户户大摆筵席宴客,飘色巡游、舞龙舞狮、木偶戏等表演充斥街头,全民参与,场面盛大,充满了最原始、最热烈的生命力和乡土情怀。
文化根脉总结:冼太夫人的“好心精神”与年例民俗的集体狂欢,一雅一俗,共同构成了茂名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文化标识。
第五层次:特色风物,化州橘红与电白海鲜
茂名的物产,既有山林的馈赠,也有大海的厚礼。
·化州橘红:一片橘红一片心:我了解了被誉为“南方人参”的化州橘红。这种独特的药材仅产自化州,以其独特的化痰止咳功效闻名于世。明清时期曾是宫廷贡品,其干燥果实体覆绒毛,香气浓郁,是茂名最具代表性的道地药材。
·电白海鲜:靠海吃海的极致鲜味:在电白区,我品尝了来自南海的生猛海鲜。电白墨鱼饼、水东鸭粥、清煮杂鱼等特色菜肴,做法往往追求原汁原味,凸显了海滨人民对“鲜”字的深刻理解与运用。
特色风物总结:化州橘红的药香与电白海鲜的咸鲜,一山一海,共同丰富了茂名的物产版图,是其地方风物多样性的体现。
徒步茂名愈久,愈能体会这座城市在多重身份下的复杂与和谐。它就像一位既能驾驭重型机械的工程师,又能在荔枝树下泡茶话桑麻的农夫。
它是一个“工业与农业并重的实干家”:
一边是庞大的石化装置,为国家输送着工业血液;
一边是连绵的荔枝林,为世界奉上甜蜜果实。
这种“硬工业”与“甜农业”的并存,是茂名经济发展的独特双轨。
它是一种“历史与民俗共塑的精神世界”:
冼太夫人的“好心精神”塑造了城市的文化品格,成为道德的高地;
年例的全民狂欢则释放着土地的原始热情,是民间的广场。
这一静一动,一雅一俗,共同滋养着茂名人的精神家园。
它更是一座“懂得转化与重生的希望之城”:
它将废弃的矿坑转化为美丽的公园;
它将古代的贡品(橘红)发展为富民产业;
它将地方的节庆(年例)打造成文化名片。
这种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能力,是茂名最宝贵的城市智慧。
从阳江的“海韵匠心”到茂名的“油城荔乡”,记录者的旅程在粤西这片热土上,看到了一座城市如何将看似矛盾的要素——工业与农业、历史与民俗、硬核与温情——完美地融合于一身。茂名,用它深沉的石油、甜蜜的荔枝、英雄的传说和热闹的年例,告诉我们发展的道路不止一条,幸福的模样各有千秋。它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奋斗、转型与传承的,充满烟火气与生命力的岭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