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夜帐论势绘宏图 徐赵谋定九州途(2/2)
徐骁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赵长陵的看法,说道:“有先生如此安排,我自然放心。只是,在等待消息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还需想办法提升自身的实力。不知先生对此有何高见呢?”
赵长陵说道:“将军,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和纪律性。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增加实战演练的次数,让将士们在战斗中不断成长。二是发展经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增加粮食和物资的储备。我们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百姓积极投入到生产中。三是加强情报工作,建立一支专业的情报队伍,及时了解其他国家的动态。我们可以选拔一些聪明伶俐、心思缜密的人加入情报队伍,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四是广纳贤才,招募一批有才能的谋士和将领,为我所用。我们可以在各地张贴招募告示,吸引有识之士前来投奔。”
徐骁听得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欣喜之色,他不禁赞叹道:“先生真乃我的智囊啊!有先生相助,我何愁大业不成?”赵长陵微微一笑,谦逊地说道:“将军过奖了,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接着,赵长陵将目光投向地图上的大魏,他手指着大魏的位置,详细地分析起大魏的情况来。
“大魏国力强盛,其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赵长陵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若要与大魏抗衡,我们单靠一己之力恐怕难以取胜。因此,我们需要联合其他国家,形成联盟之势,共同对抗大魏。”
徐骁沉思片刻,点头表示赞同。
赵长陵继续说道:“此外,我们还要加强情报工作。只有了解大魏的军事动态和战略部署,才能找到其弱点,从而给予致命一击。”
徐骁深以为然,他追问道:“先生所言极是。那么,对于西楚,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西楚文化繁荣,人才辈出,其号称拥有十二万重甲大戟士和六万重甲铁骑,实力不容小觑啊。”
赵长陵说道:“西楚虽然文化繁荣,但政治腐败,官员贪污成风。能打的就那几个人,我们可利用其内部矛盾,扶持一些反对势力,扰乱其内部秩序。同时,我们派遣间谍潜入西楚,煽动百姓的不满情绪,使其内部陷入混乱。待其内部矛盾激化,我们再趁机出兵,将其一举攻克。但考虑其实力,我们将西楚放置最后一个或者最后第二个!”
对于西蜀、南唐、东越等国家,赵长陵深思熟虑后,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策略。
他首先分析道:“西蜀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若强行攻城,恐会造成大量伤亡。因此,我们不妨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通过切断其粮草供应,让西蜀军队陷入困境,不战自溃。具体来说,可以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埋伏在西蜀的交通要道上,一旦发现有粮草运输队伍经过,立刻发动袭击,截断其粮草运输线。这样一来,西蜀军队得不到充足的粮草供应,必然军心大乱,战斗力锐减。”
接着,赵长陵谈到了南唐。他指出:“南唐的水军实力颇为强大,这对我们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水军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一批优秀的水军将领,让他们精通水战战术和指挥技巧;另一方面,要投入资源研制新型的水军武器,以提升我军在水上的战斗力。比如,可以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造船工匠,共同研发新型的战船,使其在速度、坚固程度和火力等方面都能优于南唐的战船。”
最后,赵长陵将目光投向了东越。他说:“东越与海外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这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派遣强大的海军封锁东越的港口,切断其贸易通道。如此一来,东越的经济必然受到重创,国内局势也会随之动荡。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海军的训练,提高海军的作战水平,确保能够有效地执行封锁任务。”
夜已深,军帐内的气氛却依然热烈。徐骁和赵长陵的讨论还在继续,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赵长陵说道:“将军,如今我们虽然有了一统中原的志向,但实力尚且不足。我们需先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的到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战略和计划,提高自身的实力。”
徐骁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会立刻下令,按照先生的建议行事。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一统中原的目标。”
赵长陵微笑着说道:“将军有此决心,何愁大事不成。我们只需耐心等待,时机一到,便可大展拳脚。”
最终,赵长陵和徐骁确定了消灭国家的先后顺序为:后隋→后宋→北汉→大魏→东越→南唐→西楚→西蜀。在二人确定了计划后,他们相视一笑,举起案前的茶水一饮而尽。那茶水在他们的口中,仿佛化作了实现霸业的动力。
从那以后,徐骁和赵长陵开始按照既定的计划行动。他们加强了军队的训练,每天清晨,军营中便传来将士们整齐的操练声。徐骁亲自监督训练,对表现优秀的将士进行奖励,对偷懒懈怠的将士进行惩罚。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将士们的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高。
同时,他们发展经济,鼓励当地的百姓开垦荒地。徐骁派出官员到各地宣传优惠政策,吸引百姓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百姓们纷纷响应,开垦出了一片片肥沃的土地。随着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物资储备也越来越丰富。
……
在这乱世之中,徐骁和赵长陵的霸业之路才刚刚开始。他们深知,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他们毫不畏惧。
徐骁每天都会与赵长陵一起商讨军情,制定作战计划。他们仔细研究地图,分析敌人的弱点,寻找最佳的作战时机。在他们的带领下,军队士气高昂,将士们纷纷表示愿意为了一统中原的目标而奋勇杀敌。
赵长陵则继续关注着各国的动态,不断调整战略和计划。他深知,局势瞬息万变,只有随机应变,才能在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他经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为徐骁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思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骁的军队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他们先后攻克了后隋和后宋,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每一次胜利,都让他们的信心更加坚定,也让他们的霸业之路更加清晰。
然而,他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大魏、西楚等强国开始对他们进行联合打压,试图阻止他们的崛起。但徐骁和赵长陵并没有退缩,他们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化解了危机。
在这乱世之中,徐骁和赵长陵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一段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他们向着一统中原的目标奋勇前进,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都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的故事,将成为中原大地上流传千古的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
————————————————
正所谓:
徐赵营中论九图,风云局势细勘殊。
离阳内乱根基蛀,北莽离心势渐孤。
西楚文繁武力疏,南唐财厚战心无。
先平楚唐开宏路,再定他邦统九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