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 第34章 白衣缟素破阵时 西楚兵甲尽摧折

第34章 白衣缟素破阵时 西楚兵甲尽摧折(2/2)

目录

数日后,徐骁托人找到叶白夔的幼女叶渭熊。当时,她正躲在废墟中,抱着母亲的尸体哭泣。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悲伤,小小的身体因为哭泣而颤抖着。徐骁蹲下身,轻声道:“愿不愿意跟我走?从今以后,你就是北凉的二郡主。”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充满了关怀和安慰。

叶渭熊抬头,眼中满是仇恨:“你杀了我父亲!”她的声音虽然稚嫩,但却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徐骁沉默片刻,道:“你父亲是英雄,但战争没有对错。等你长大,若想报仇,我随时等你。”

他知道,叶渭熊心中的仇恨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他愿意给她时间,让她去理解和接受这一切。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渭熊会明白战争的残酷和无奈,也会理解他的做法。而这场血火交织的西壁垒之战,也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们口中传颂的传奇。

在那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春秋乱世,命运的车轮无情地碾压着每一个人的轨迹,将无数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又满是悲歌的历史画卷。叶渭熊,本是西楚将门之后,家族在乱世中本有着自己的荣耀与抱负。然而,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西壁垒一战,西楚战败,叶家大厦倾颓。叶渭熊最终被徐骁收养,从此,她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北凉世子徐凤年的二姐。

时光匆匆流转,多年后的一个场景中,叶渭熊站在徐凤年面前,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缓缓说道:“若非父亲败于你父之手,我本该是西楚的巾帼英雄,在那西楚大地上纵横捭阖,守护家国。”

徐凤年静静地看着二姐,他深知二姐心中那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他明白,在二姐那看似冷漠的话语背后,藏着的是对往昔的怀念、对家族的愧疚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而且,徐凤年知道,在二姐那看似整洁的抽屉深处,始终藏着一把短剑,剑身上刻着清晰的“叶”字,那是她与过去唯一的联系,是她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家族印记。

西壁垒之战,无疑是春秋国战中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堪称整个乱世的转折点。徐家军以辽东锦州为起点,如同一头苏醒的雄狮,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自雄孩关入主中原后,便踏上了征服六国的征程。这十余载的岁月里,徐家军的铁骑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他们先后灭掉了后隋、后宋、北汉、大魏、东越、南唐、西蜀,最终将目标指向了西楚。每一次战役,都是生死较量;每一次胜利,都伴随着无数将士的鲜血与生命。

而叶白夔,这位西楚的顶梁柱,他的败亡,不仅仅意味着西楚的覆灭,更标志着“王道正大”用兵法的式微。曾经,这种用兵法以其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而闻名,在战场上讲究策略与道义的完美结合。然而,在这残酷的乱世中,它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西楚只剩下皇城还在苦苦支撑,等待着徐家军的最后收尾,一个时代就此落幕。

作为中原大地顶尖学宫的上阴学宫,向来以公正客观、学识渊博着称。对于叶白夔,上阴学宫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五百年独此一人,惜乎生于乱世。”的确,叶白夔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智慧,若不是生在这战火纷飞、尔虞我诈的乱世,他必定能成为一代名将,流芳百世。

而作为徐家军的主帅,徐骁对叶白夔也有着别样的感慨:“叶兵甲若生在太平盛世,必是治世名臣。”在徐骁眼中,叶白夔不仅有军事才华,更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只是命运弄人,让他在这乱世中成为了自己的对手。

鱼鼓营,作为徐家军中的精锐部队,在西壁垒之战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那是一场惨烈至极的战斗,鱼鼓营的将士们奋勇杀敌,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场上,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喊杀声震天动地。无数将士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徐骁深知鱼鼓营将士们的英勇与牺牲,下令厚葬阵亡将士。他亲自来到墓前,神情庄重,为鱼鼓营死去的将士题写墓志铭:“锦州十八老字营之一,死战第一。”这短短几个字,却饱含着对将士们无尽的敬意与感激。

许涌关,鱼鼓营中的一名普通士兵,在那场残酷的战斗中,他幸运地活了下来。当他从昏迷中醒来,得知自己被提拔为百夫长时,他没有丝毫的喜悦,而是坚定地拒绝了。他回复徐骁派来的人说:“烦请大人回去转告将军,俺只想回家种地。这战场太残酷了,俺见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徐骁听到许涌关的答复后,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赏给许涌关百亩良田,并郑重保证官府不得让许涌关交付税。在徐骁看来,许涌关是一个朴实善良、懂得珍惜生活的士兵,他的选择值得尊重。

而吴素,这位北凉王妃,在西壁垒之战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身着“白衣缟素”,毅然登上鼓台,以那柔弱却又无比坚定的身姿,敲响了《葬魂》鼓曲。激昂的鼓声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穿透了战场的硝烟,传进了每一个徐家军将士的心中。那鼓声,仿佛是吴素对将士们的鼓励与召唤,让他们的士气瞬间高涨起来。

史载,此战后十年,北凉军中仍流传一句话:“闻鼓声如见北凉王妃,虽死无憾。”吴素的英勇与无畏,成为了北凉军心中的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将士。

时光荏苒,当十几年后的徐凤年怀着对母亲的思念与敬仰,来到了母亲吴素的墓前。他静静地站在墓前,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轻声问道:“娘,你当年怕吗?”在徐凤年的心中,母亲一直是温柔善良的形象,他难以想象母亲当年在战场上面对生死时的恐惧与勇气。

就在这时,徐凤年冥冥之中仿佛看见母亲吴素微笑着出现在自己面前,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与坚定,缓缓说道:“娘也怕。但若我不上鼓台,徐家军的士气就散了。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那一刻,徐凤年明白了母亲的伟大,她为了徐家军,为了北凉,不惜牺牲自己,勇敢地承担起了那份责任。

西壁垒之战的硝烟早已散尽,那片曾经被战火洗礼过的土地,如今已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那些在战争中留下名字的人——徐骁、叶白夔、吴素、陈芝豹、许涌关,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他们或为忠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或为野心,在乱世中追逐权力与地位;或为生存,在艰难的环境中努力挣扎。他们做出了各自的选择,这些选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也塑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

正所谓:

吴素白衣缟素临,鱼龙战鼓震乾坤。

三日雷鸣声未绝,不破西楚誓不存。

鼓催鱼龙与龙骑,奋死冲锋志凌云。

血战惨烈根基奠,士气如虹敌胆昏。

芝豹阵前心狠绝,拖死妻儿乱敌魂。

白夔心乱失方寸,战局从此易乾坤。

两年鏖战壁垒困,徐军折半楚精泯。

防线终摧城门敞,直取皇都定乾坤。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