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纸灰飘进谁的茶杯(1/2)
深夜十一点,临时驻地宾馆的密室里,空气凝滞如水银。
林晚秋反复回放着那段不足三分钟的红外监控录像。
屏幕上,那个幽灵般的黑影在档案室内的每一个动作,都被她拆解成上百个静止的瞬间。
她将画面暂停在男子输入工号与密码的那一刻,逐帧分析着指尖在键盘上的落点顺序。
指尖习惯性偏左,敲击确认键时力度沉稳;拇指在输入间隔时,会下意识地辅助按压空格键,形成一个微小的停顿;整个输入过程完成后,头部有一次极其轻微的回看确认动作,仿佛在检阅自己的作品。
这些幽微的动作习惯,如同一套独一无二的身体密码。
林晚秋脑中瞬间浮现出另一幅画面——三周前,在市里的廉政工作视频会议上,周德海在电子签到板上签名时,也是同样的姿态。
笔锋起势偏左,落款后有零点五秒的凝视。
她迅速调出三年前青禾镇扶贫项目的全部审批流程记录。
当年的电子档案库里,她父亲林建国的签名扫描件,笔迹刚正,一如其人。
然而,当林晚秋将这份扫描件的数字笔迹压力图,与红外录像中周德海此刻因紧张而导致指尖微颤的压力曲线进行数据比对时,一个令人脊骨发凉的结论浮现出来——两者在起笔角度、运笔速度的心理紧张特征上,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一道冰冷的电光劈开了她记忆的深海。
原来如此。
父亲当年签署的那份关键审批单,根本不是被替换了。
它甚至从未真实存在过。
那是一份空白的授权。
周德海利用了父亲对他的信任,拿到了一张只有签名、却没有内容的“通行证”,然后在事后,像一个阴冷的补锅匠,将淬毒的数据,一个字一个字地,填进了本该清白的框架里。
不是替换,是创造。从源头上,就已是彻头彻尾的构陷与欺瞒。
心脏仿佛被无形的刀刃寸寸凌迟,但林晚秋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极致的悲恸在她体内燃烧,最终凝结成一片冰冷的坚铁。
她关掉录像,打开一条单向加密的通讯通道,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敲下一行字,发送给陈秘书。
指令只有四个字:“启动‘焚卷’计划。”
“焚卷”,引蛇出洞,烧掉的不是卷宗,而是侥幸。
清晨七点二十分,镇政府大院还笼罩在薄薄的晨雾中。
档案室外廊的烟感与红外综合报警系统,突然发出一阵急促而刺耳的蜂鸣。
值班室的保安队长一个激灵从椅子上弹起来,匆匆赶去查看。
系统日志显示,凌晨三点十七分,一名身穿蓝色维修工服的身影曾在电箱前短暂停留了二十秒,期间,档案室的门禁主控锁出现了一次仅持续0.8秒的异常断电信号。
虽然系统后台并未检测到任何门禁开启或文件调取的行为,但负责排查故障的技术人员在清理冗余报警日志时,于一个临时缓存的碎片文件中,意外发现了一段本应被彻底覆盖的“已销毁”数据。
恢复后,竟是一张分辨率极低的模糊截图。
截图上,是一本摊开的纸质审批册,深红色的封皮上印着一行烫金字:《青禾镇2014年度易地搬迁项目总批文》。
关键在于,翻开的那一页,右下角的页码赫然显示为“第7页”。
消息层层上报,速度快得异乎寻常。
不到半小时,这份“意外”发现的报告,连同那张模糊的截图,就悄然摆在了镇党委书记周德海的办公桌上。
他死死盯着那张图,瞳孔猛地一缩。
那个批次的文件,按规定,应仅有5页。
多出来的两页,是他当年神不知鬼不觉补上的“杰作”。
上午九点整,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镇政府文化站的窗棂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