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 第394章 他是第一个被选中的“替身”

第394章 他是第一个被选中的“替身”(2/2)

目录

上午十一点四十分,省公安厅法医中心的一份复核意见通过加密通道直达指挥车。

陈秘书念出要点,声音凝重:“第一,张志明颅骨顶枕部的骨折形态,呈典型的凹陷性、粉碎性特征,不符合高坠伤的分散性线状骨裂,系由近距离、小接触面的钝器反复击打所致。第二,其肺部组织切片未检出任何尘土、草木微粒,证明其在死亡前并未处于野外环境,更没有坠崖前的呼吸挣扎。”

两项铁证,如两把重锤,彻底砸碎了“意外坠亡”的谎言。

“他杀。”林晚秋盯着屏幕上那份补录的火化记录,一字一顿地吐出这两个字。

她拿起桌上的红色签批笔,在一份空白指令单上写下命令:“即刻起,以市纪委、市公安局联合名义,全面排查青禾镇及周边县市2014年9月至10月间,所有‘无主尸体’的发现、转运、及最终处理记录。重点筛查是否存在身份不详、手续不全、火化过程异常的‘冒名顶替火化’行为。”

指令签发,一场针对死者的倒查风暴,正式拉开序幕。

中午十二点三十五分,一辆不起眼的灰色面包车停在了镇政府大院的后勤仓库外。

林晚秋亲自带队,以“突击检查历史档案消防隐患”的名义,径直走向了那间堆满废弃物的杂物间。

腐朽的气味扑面而来,她却毫不在意,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一排排积满灰尘的公文袋。

她的手最终停留在一个印着“基建办-2014年终归档”的牛皮纸袋上。

撕开脆弱的封条,一股霉味喷涌而出。

她在成堆的报废图纸和过期通知里翻找着,指尖忽然触到一份与众不同的、用塑料膜包裹的纸张。

那是一份《临时用工伤亡补偿协议》。

甲方:青禾镇基建办公室。

乙方签名处,是三个龙飞凤舞却又无比刺眼的字:赵大山。

林晚秋的指尖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赵大山,那个半年前在鹰愁崖“离奇坠崖”的第二个举报人,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一份签署于2014年10月5日的死亡补偿协议上!

协议金额捌万元整,条款简单粗暴:“一次性结清,家属永不追责。”

一个活在2023年的人,却在2014年就为自己的“死亡”签下了收据。

林晚秋瞬间通体冰凉。

原来如此。

原来赵大山不是第二个因举报而死的人。

他是第一个被选中的“替身”。

十年前,真正死于钝器之下的是张志明,但被登记“后山坠亡”并匆匆火化的,却是一个顶着“赵大山”名义的、真正的无名尸。

而周德海他们,则用这八万块钱,买断了当时活着的赵大山一生的沉默。

直到十年后,当新的举报出现,这个背负着原罪的“活死人”,才被推出去,重演了一场真正的坠崖悲剧,以完成这个罪恶的闭环。

谁在替活人演死戏?答案,是活人,在替另一个活人演死戏。

傍晚五点五十九分,天色阴沉,暮雨将至。

林晚秋站在镇医院老住院部档案室外的走廊上。

一扇虚掩的门,一扇布满污渍的玻璃窗,构成了她的观察口。

窗内,一名穿着白大褂、年约五十的医生正在一堆泛黄的《急诊接诊日志》中焦躁地翻找着。

他的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手指神经质地在桌面上反复敲击,眼神不时瞟向门口,仿佛在等待审判。

林晚秋没有贸然进入。她向身旁的林小禾递了个眼色。

林小禾心领神会,换上一副“健康筛查志愿者”的亲切笑容,敲了敲门走进去:“医生您好,打扰一下,我们是来做慢病回访登记的,想了解一下……”

那医生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不等林小禾说完,便脱口而出:“我不知道!你们别查了……那天晚上送来的人已经没气了,我签的是空白抢救记录!”

话音未落,他惊恐地捂住自己的嘴,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

他惊骇地看着林小禾,又越过她的肩膀,看到了走廊里那个身影静立、目光如渊的女人。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他转身推开后窗,不顾一切地向外逃去。

林晚秋静静望着他狼狈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没有派人去追。

她转头,低声对身旁的陈秘书说:“准备传唤。2014年10月4日晚间,镇医院急诊科值班医护组,全员。我要知道,那一夜,他们到底让谁‘死过一次’。”

夜雨渐密,冰冷的雨水顺着屋檐滴落,敲打在水泥地上,嗒,嗒,嗒……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钟摆,为这场横跨十年的罪恶,敲响了最后的倒计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