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八岁萌娃携系统,文娱圈步步为赢 > 第191章 综艺口碑的持续飙升

第191章 综艺口碑的持续飙升(2/2)

目录

“还要加吗?”周小胖揉着眼睛凑过来,“都加三轮了。”

“加到没人觉得奇怪为止。”他说,“当大家习以为常地看到素人故事能上综艺,才算真的变了。”

中午十二点,业内论坛突然冒出一篇匿名长文,题为《慢下来,才能看得见》。

文章系统拆解了《明星改造家》的创作逻辑,提出“共情节奏曲线”“素人主导叙事权”“观众情感投射机制”等概念,并指出:“这档节目打破了‘明星中心制’的惯性,用最低的成本,撬动了最深的情感连接。”

作者还提到:“很多团队误以为温情就是煽情,于是拼命堆砌眼泪和音乐。但真正的温情,是让人看完之后,想给家里打个电话。”

这篇文章迅速被几家专业媒体转载。

一位资深制片人在评论区留言:“没想到一个年轻团队能把心理学和综艺结构结合得这么深。建议明年金鹰奖增设‘社会价值贡献奖’。”

下午三点,陈星燃接到平台运营的电话。

“陈老师,咱们节目的完播率突破85%了,用户平均观看时长达到78分钟,创了平台纪录。”

“嗯。”他应了一声,“观众互动数据呢?”

“弹幕里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也想回家看看’。”

他挂了电话,靠在椅背上,把嘴里融化的糖渣吐出来,换了一根新草莓味的。

周小胖趴在一旁刷热搜,忽然咦了一声:“老大,你看这个。”

是一条刚冒出来的娱乐八卦号爆料:“知情人士透露,《明星改造家》总策划疑似仅十六岁在校生,幕后操盘手身份成谜。”

陈星燃扫了一眼,没说话。

这种猜测早就有,但他一直没出面回应。

太早暴露,反而容易被人盯上。

而且他也没必要解释。

事实会替他说话。

晚上七点,夏洛璃发来消息:“工作室接到三家品牌合作邀约,都想搭你们节目的热度做联名款。”

他回:“挑有故事的品牌,别接纯卖货的。”

她秒回:“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挑?我都推了两个了。”

他笑了下,正要打字,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系统提示:

【灵感值累计达到阈值,是否兑换“表演精通Lv.2”?】

他看了一眼,暂未确认。

现在的重点不是提升个人能力,而是让整个节目形成闭环——从内容打动观众,到观众影响现实,再到现实反哺内容。

这才是真正的爆款生态。

十点整,他打开后台数据面板。

播放量2.3亿,好评率98.6%,社交媒体讨论量连续五天霸榜前三,用户自发创作的二创视频超过五万条。

更关键的是,搜索“老房改造”“家庭沟通”“亲子关系”等相关词条的百度指数,同比上涨370%。

他知道,这场仗,赢了。

不只是赢了星耀的抹黑,也不只是赢了舆论战。

而是赢了一种可能性——证明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慢下来的内容,依然有人愿意看。

他摘下耳机,伸了个懒腰。

周小胖已经在沙发上睡熟,手机还亮着群聊界面,最后一条是他发的:“明天谁请早餐?”

陈星燃正要关机,忽然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

夏洛璃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一杯热饮。

“还没走?”她问。

“等最后一版审核通过。”他说。

她把杯子放下,是温的蜂蜜水,甜度刚好。

“你知道吗?”她忽然说,“刚才有个记者问我,是不是因为你是我养子,我才支持这个节目。”

陈星燃抬眼。

她盯着他,语气很淡:“我说,我要是只想捧人,有的是办法。但我选择这档节目,是因为它值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