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八岁萌娃携系统,文娱圈步步为赢 > 第192章 媒体形象的深入塑造

第192章 媒体形象的深入塑造(2/2)

目录

他删掉所有术语包装,改成通俗语言,匿名投到了高校传播学论坛。

当晚十一点,夏洛璃发来一张截图。

某大学研究生课程ppt上赫然写着:“案例分析:《明星改造家》如何实现观众情感投射”,下方引用了他投稿的那段文字,署名是“来源网络”。

她打字:“你现在都进课堂了,下一步是不是要出教材?”

陈星燃回了个笑哭表情,又补了一句:“只要别把我照片印封面就行。”

凌晨一点,周小胖在群里发消息:“说明文转发量破五十万了,文化类媒体集体跟进,现在风向全变了。有人开始讨论‘真诚是否还能成为爆款要素’。”

陈星燃看了眼时间,起身走到饮水机旁倒水。杯子里是夏洛璃留下的蜂蜜水,已经凉透,他也没换,就这么喝了半口。

他知道这轮舆论战的本质变了。

从前是别人想把他塑造成“怪物”,要么捧上天,要么踩进泥;现在他亲手把自己拉回地面,站成一个具体的人——会熬夜、会改稿、会为一句台词纠结半天。

这才是他想要的影响力。

第二天早上,一家知名纪实栏目发来确认函,表示已采纳他的书面专访方案,并将在下周发布专题报道《幕后新声》。

与此同时,微博出现一个新话题:#陈星燃说的那句我也心里有光#,阅读量迅速逼近两亿。不少年轻人晒出自己给父母打电话的通话记录,配文“看完文章,突然想听听他们的声音”。

下午三点,周小胖抱着平板冲进来:“老大!高校论坛那边炸了!你那篇《共情节奏曲线》被多个导师当案例讲,还有人做了延伸研究!”

陈星燃抬头:“说什么?”

“说现在的综艺缺的不是技术,是耐心。”周小胖念道,“作者提出,当行业都在追求‘三秒抓眼球’时,反而忽略了‘七分钟建立信任’的价值。这可能是近年来最清醒的创作反思。”

陈星燃笑了笑,没接话。

他知道,真正的改变从来不是靠一场爆红,而是有人开始认真对待“怎么做”这件事。

傍晚六点,他关掉电脑,准备收工。

手机又响了一下。

是系统提示:

【灵感值累计达到新阈值,是否兑换“表演精通Lv.2”?】

他看了一眼,选择暂不确认。

现在还不需要。

他站起身,把空杯子放进水槽,回头看了眼剪辑台。

屏幕上还停着昨晚未关闭的文档页面,最后一行写着:“当观众习惯被尊重,敷衍就会失去市场。”

窗外城市灯火渐亮,楼下车流缓缓移动。

他摘下耳机,随手放进斜挎包侧袋,手指碰到里面一根没吃完的棒棒糖。

正要拉上拉链,手机再次震动。

夏洛璃发来消息:“明天工作室有个闭门评审会,你要不要来听听?新系列设计主题是‘家的味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