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洪荒剧场》开播!小编的“文化输出”野望(2/2)
白羽趁热打铁,立刻筹备第二期。这次她选择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主题是“无私奉献、造福苍生”,同样正能量满满。
有了第一期的经验,第二期拍摄顺利了很多。董仙官越发得心应手,甚至开始琢磨“镜头语言”和“神念蒙太奇”。灵珠子依旧负责捣蛋和提供创意,比如建议让共工和祝融来演“水灾”和“堤坝”的对抗(被白羽严词拒绝)。
《洪荒剧场》的成功,让白羽看到了“文化输出”的巨大潜力。她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神话改编,开始有了更大的野望——她要打造洪荒的“文化品牌”!
她以《洪荒剧场》为核心,开始拓展周边产业:
推出“剧场同款”道具模型(比如微型定海神针、精卫衔的石子);
举办“经典台词朗诵大赛”;
甚至计划搞“洪荒戏剧学院”,培养专业的表演人才(师资:董仙官、灵珠子(?)、以及重金聘请的retired天庭乐师舞姬)。
地府,这个曾经阴森恐怖的轮回之地,竟然隐隐有成为洪荒“文化娱乐中心”的趋势!
连天庭和西方教都开始关注这种现象。玉帝看着昊天镜中《大禹治水》的片段,若有所思。西方二圣则觉得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似乎可以用来更好地传播教义,考虑是否要合作拍一部《佛陀本生》…
而白羽,则在这个过程中,悄无声息地继续着她的“隐形推手”计划。
《精卫填海》弘扬的“坚韧”精神,暗合了名单上某些新秀需要的品质;《大禹治水》传达的“担当”与“智慧”,也是她希望引导的方向。她甚至开始在剧目中subtly植入一些关于“团结”、“互助”、“创新”的理念。
这一切,都包裹在“正能量”和“文化娱乐”的外衣之下,进行得自然而然。
这一日,她正在审核第三期《洪荒剧场》的剧本——这次她选择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主题是“勇于探索、为民奉献”。
灵珠子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颗散发着奇异清香的草药:“白主编!你看!这是我在忘川河边发现的!好像不是地府的植物!尝起来甜甜的!”
白羽接过一看,发现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灵草,生机盎然,与地府环境格格不入,却又顽强地生长着。
她心中一动,忽然想起名单上一个一直没什么头绪的名字——“神农”。
难道…这草的出现不是偶然?是某种征兆?或者…是灵珠子自带造化之气,无意间催生出了本不该属于地府的灵植?
她立刻小心翼翼地将灵草收好,对灵珠子说:“这草很特别,先不要告诉别人。我们或许…可以把它编进新剧里?”
“好呀好呀!”灵珠子一听能编进戏里,立刻来了兴趣。
白羽看着那颗灵草,又看了看兴奋的灵珠子,心中涌起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或许,《洪荒剧场》不仅能输出文化,引导新秀,还能…成为某种“天机”的感应器和放大器?
她决定在《神农尝百草》的剧目中,加入更多关于“辨识万物”、“发现新药”的细节,甚至故意留下一些“未解之谜”,看看是否能吸引到真正的“有缘人”或引发某种巧合。
她的“跨界”之路,在“文化输出”的旗帜下,似乎越走越宽,也越走越深了。
后土娘娘感知着地府那越来越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那小东西越发庞大的计划,再次无奈摇头,却又带着一丝期待。
这小东西,总是能把任何看似不相关的事情,最终都搅和到她那奇特的“使命”中去。
而洪荒的未来,或许真的会因为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戏剧,而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