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星云珠与“演化”的启示(1/2)
灵珠子无意间翻找出来的“星云珠”,成了白羽研究“元初界”生命演化规则的关键钥匙。这颗珠子并非强大的先天灵宝,更像是一个天然的、微缩的“宇宙模型”,内部有星尘旋转、聚散,模拟着某种最原始的物质与能量演化过程。
其蕴含的“演化”道韵,并非人为编辑的规则,而是自然生成、浑然天成的轨迹。这对一直依靠“规则编辑”来塑造“元初界”的白羽来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宝贵的参照系。
她不再急于向“元初界”灌输复杂的生命规则概念,而是将“星云珠”置于观天镜旁,每日以其演化景象为参照,反观“元初界”内部的混沌流转。
她发现,“元初界”的规则虽然由她编辑,但其内部的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衍生变化的过程,同样充满了自发的、非设计的“演化”痕迹。只是这种演化,因为缺乏一个更宏观、更稳定的“蓝图”或“趋势”,显得更加随机和低效。
“星云珠”给她最大的启示是:演化,需要“方向”和“动力”。
“方向”可以来自于内在的规则倾向(比如物质趋向于在引力下聚集),也可以来自于外部的环境压力(比如能量潮汐的冲刷)。而“动力”,则来自于能量差、物质循环、乃至规则本身的不平衡性。
她开始调整“规则编辑”的策略。不再仅仅追求规则的“正确”和“稳定”,而是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可控的不平衡”。
她在“元初界”的某个“安全区”,编辑了一个微弱的、持续的能量源(模拟原始恒星),又设定了周围物质会自发向能量源缓慢聚集的规则(简化引力)。然后,她便不再干预,只是通过观天镜静静观察。
起初,只是混沌的物质微粒如同被磁石吸引般,缓缓飘向能量源。但随着聚集的物质增多,在能量源的照射和彼此引力的作用下,它们开始碰撞、摩擦、甚至产生简单的化合反应(基于她之前编辑的底层物质规则),释放出微小的光和热,并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结构…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且大部分尝试都以物质重新崩散或化为更基础的粒子告终。但偶尔,也会形成一些能够暂时稳定存在、结构稍复杂的分子团或能量聚合物。
这虽然不是生命,却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迹象!是物质在规则框架下,自组织、自优化的体现!
白羽欣喜若狂!她找到了引导“元初界”向生命方向演化的正确道路——不是直接创造生命,而是创造一个适合生命诞生的“环境”和“规则趋势”,让生命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
她将这种思路命名为“环境引导式演化”。
基于这个思路,她开始对“元初界”进行更精细的“环境改造”。
她划分出不同能量等级和物质密度的区域,模拟“深海”、“浅滩”、“高空”等不同环境;
她引入更复杂的能量循环规则,模拟“日照”、“潮汐”、“风雨”(当然是极度简化的版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