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后土娘娘偏宠我:我在洪荒搞八卦 > 第68章 规则元胚 小编的“自适应”世界构想

第68章 规则元胚 小编的“自适应”世界构想(1/2)

目录

五庄观异果那绚烂而短暂的规则演化与最终崩溃,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白羽的脑海中。那不仅仅是失败,更像是一场关于“规则生命”的盛大预演,让她窥见了世界底层法则那动态、挣扎、求存的另一面。

返回幽冥地府,她并未立刻投入对“元初界”的新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造,而是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她反复回味观天镜记录下的、异果内部规则符文生灭重组的每一个细节。那种在冲突中寻求平衡、在崩溃边缘挣扎的“活性”,与她之前编辑的、相对静态的规则截然不同。

“我的‘元初界’,规则是‘死’的。”她得出了一个结论。

她设定的引力、能量循环、物质交互等规则,就像一套固定的程序,世界万物在其框架内运行,但规则本身不会改变,不会成长。这样的世界,或许能稳定存在,甚至演化出复杂的物质结构,但距离诞生真正的、具有内在驱动力的“生命”,还隔着一道巨大的鸿沟。

那道鸿沟,就是规则的“自适应”与“进化”能力!

如何让规则“活”起来?

她想到了那枚异果。它的规则演化,源于更高层次的造化与空间法则的注入与冲突。那么,是否可以在“元初界”的底层,也植入一些能够引发规则自我调整和优化的“种子”?

她将这种“种子”命名为“规则元胚”。

“规则元胚”并非具体的规则,而是一种更本源的、能够根据环境反馈,促使现有规则发生微小变异、并让更适应环境的变异得以保留和扩散的“机制”或“倾向性”。

这听起来极其抽象和困难,但白羽有观天镜和五庄观的见闻作为参照,并非毫无头绪。

她开始尝试设计最基础的“规则元胚”。

第一个元胚,她称之为“稳定性偏好”。其核心逻辑是:在规则运行中,那些能够导致系统整体更稳定、能量更均衡的微小规则变异,将有slightly更高的概率被“固化”下来。这就像一种最原始的自然选择,只不过作用对象是规则本身。

第二个元胚,是“效率优化倾向”。当存在多种规则路径能达到类似效果时,那些消耗能量更少、过程更简捷的规则变异,会获得微弱的“青睐”。

这些“元胚”本身并不直接参与世界运行,它们更像是一种潜藏在规则底层的“催化剂”或“筛选器”,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却能潜移默化地引导规则向更稳定、更高效的方向缓慢“进化”。

编辑这种“元胚”的难度远超以往。它们涉及的是规则与规则之间的关系,是变化的变化,是“元规则”。白羽不得不调动全部心神,借助观天镜反复推演、模拟,才勉强将这两个最基础的“元胚”概念,转化为极其晦涩复杂的规则信息流,小心翼翼地注入到“元初界”的混沌核心之中。

注入完成后,她紧张地观察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