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深渊也回想响(1/2)
海水的刺骨寒冷瞬间包裹了小黄,巨大的爆炸冲击波将他和林薇(或者说,林婷的克隆体)推向黑暗的深渊。咸涩的海水涌入鼻腔,耳边是沉闷的水流声和远处持续传来的爆炸余响。他紧紧抓住林薇冰冷的手腕,另一只手拼命划水,试图摆脱“鸦巢”平台沉没时形成的致命漩涡。
水中求生
肺部的空气几乎耗尽,就在小黄意识开始模糊之际,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了他的衣领。国际反诈组织的快艇如同幽灵般冲破夜幕,吴琮亲自带队,将他和奄奄一息的林薇拖上了船。
“撑住!医疗队!”吴琮的声音穿透了小黄耳中的嗡鸣。
他躺在颠簸的甲板上,看着医护人员围着林薇进行紧急抢救。她的脸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但那双曾经空洞的眼睛,此刻却艰难地转向小黄,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解脱,有迷茫,或许还有一丝属于林婷本尊的灵光?
小李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黄哥!信号恢复了!‘鸦巢’的主结构正在沉没,外围控制节点也大部分瘫痪!我们…我们好像成功了!”
小黄却没有丝毫轻松。他望向那片在火光与爆炸中逐渐崩塌的钢铁巨兽,心中沉重。“先驱者”的一个巨大巢穴被摧毁了,但徐工牺牲前的警示、林薇最后的异常、以及“守夜人”关于组织渗透的警告,都指向一个更可怕的现实:“先驱者”的根系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深。
林薇的谜团
回到临时设立在某秘密港口的指挥中心,林薇被立即送入特护医疗舱进行深度检查和治疗。小黄不顾自己身上的轻伤和疲惫,坚持守在观察窗外。
张明远教授面色凝重地分析着初步数据:“她的生理体征很奇特,部分指标与林婷高度吻合,但神经反应模式又有明显的人工干预痕迹。更关键的是…”他调出一组脑波对比图,“在她意识受创、防御最薄弱的瞬间,我们捕捉到了几段与林婷数字意识在‘方舟’中留下的‘印记’高度共振的波形。”
“这意味着什么?”小黄急切地问。
“意味着,她可能不完全是克隆体。”张明远深吸一口气,“‘先驱者’可能采用了我们未知的技术,将林婷的部分意识碎片或人格模板,以某种形式‘封装’或‘投射’进了这个经过基因调整的躯体。她是林婷的‘镜像’,但并非完全空白。庞主管想做的‘融合’,或许是想让这个‘镜像’变得更加‘真实’和‘完整’,从而能完全取代甚至吸收在数字空间中难以控制的林婷本体意识。”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不寒而栗。如果“先驱者”已经掌握了将数字意识部分“回流”或“载入”现实躯体的技术,哪怕只是雏形,其后果不堪设想。
新的线索与战略转向
数小时后,林薇短暂苏醒。她的眼神不再冰冷,充满了困惑与痛苦。面对小黄和张明远的询问,她断断续续地回忆起一些碎片:
“庞…他背后还有人…他们叫他‘导师’…”
“很多…很多‘种子’…不在海上…在内陆…山里…”
“水…需要大量的水…冷却…”
与此同时,小李团队从“鸦巢”残存数据库抢救出的碎片信息中,发现了一个频繁出现的代号——“深泉”。与之关联的坐标指向东南亚内陆,金三角腹地的连绵山脉。结合该地区近期的异常能源消耗和物资流动数据,以及林薇提到的“水冷却”,一个推测逐渐成形:“先驱者”可能利用喀斯特地貌的天然溶洞群,建造了耗能巨大、需要大量水冷系统散热的地下基地——“深泉”。
“‘鸦巢’是他们在海上的移动堡垒和技术试验场,而‘深泉’,可能是他们更核心、更隐蔽的研发中心,甚至是…新的‘方舟’主机所在地。”吴琮指着地图上的坐标,语气严峻。
这个推断得到了“守夜人”通过加密渠道传来的零星信息的侧面印证,他警告:“‘深泉’是比‘鸦巢’更危险的存在。警惕‘镜像’的倒影。”
抉择与联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