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三年天子命,一世傀儡名(1/2)
紫袍加身似幻,剑履上殿皆演。
弹指帝座倾,空负鲜卑儿男。
悲叹,悲叹,傀儡生涯谁念?
南北朝这摊浑水,乱得像被猫搅过的毛线团。南边宋齐梁陈你方唱罢我登场,北边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没多久又被俩打工皇帝篡了位——东魏变北齐,西魏变北周。咱们今天的主角宇文觉,就是北周这场大戏的开幕演员。
说起来这宇文觉的家世,那得用《周书》里的话来夸: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简单翻译下,就是祖上曾是炎帝后人,后来跑到北方草原搞发展,慢慢成了鲜卑宇文部的扛把子。到他爷爷宇文泰这辈,直接把西魏捏在了手里,成了实际掌权的无冕之王。
宇文觉生于公元542年,是宇文泰的第三个儿子。按说老三生下来,皇位轮也轮不到他,但架不住他有个好妈——北魏孝武帝的妹妹冯翊公主。有了这层皇亲国戚的buff,宇文觉打小就被爷爷重点培养。《周书·孝闵帝纪》里说他幼有器质,识度过人,这话听着耳熟吧?史书夸小孩基本都这套词,反正就是比同龄人懂事,看到权臣鞠躬时腰弯得比谁都标准。
不过宇文觉的童年,更像是在温室里的军训。宇文泰这人治军严得变态,家里也搞军事化管理。小宇文觉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练骑射,文化课学的是《尚书》《左传》,但重点章节全是权臣如何辅佐幼主这类内容——现在看来,这哪是培养皇帝,分明是在培训合格傀儡。
公元556年,宇文泰北伐途中突然病重,临终前把侄子宇文护叫到床边,说了句影响宇文觉一生的话:吾子年幼,天下事属之于汝,宜努力以成吾志。(《周书·宇文护传》)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儿子还小,天下就交给你了,好好干,别让我失望。
宇文泰大概觉得,让亲侄子辅政,总比外人靠谱。可他忘了,权力这东西,就像吃麻辣火锅,一旦尝出了滋味,谁还愿意只当服务员?
宇文泰一死,宇文护就露出了职业经理人的本色。他先以少主年幼为由,把军政大权全揽过来,然后开始琢磨:西魏的元家皇帝早就成了摆设,不如直接让宇文家上位,自己也能当个开国元勋。
公元557年正月,这场改朝换代真人秀正式开拍。宇文护带着一群大臣,浩浩荡荡跑到西魏恭帝元廓面前,递上了早已写好的禅位诏书。元廓心里骂娘,但看着周围拿刀的侍卫,只能挤出笑容签字画押。
接下来轮到宇文觉登场。按规矩,他得先三次,表示自己德不配位。第一次推辞时,大臣们集体下跪,声泪俱下地劝进;第二次推辞,宇文护亲自出面,说这是宇文泰的遗愿;第三次推辞,连元廓都被拉来当说客,说自己早就想把皇位让出去了。
演到这儿,宇文觉才勉为其难地答应。正月初一日,他在长安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史称北周。《周书》记载这一天大赦天下,改元孝闵,听起来挺风光,可谁都知道,真正发号施令的人,正站在他身后捋胡子呢。
当了皇帝的宇文觉,日子过得还不如以前当世子舒坦。按礼制,皇帝每天得临朝听政,但宇文觉发现,大臣们上奏的事儿,自己刚想说,宇文护就会咳嗽一声,然后慢悠悠地说陛下年幼,此事当从长计议。久而久之,朝堂上形成了默契:有事先看宇文护的眼色,皇帝的意见仅供参考。
更憋屈的是生活起居。宇文觉想找几个宫女弹琵琶解闷,宇文护说天子当以国事为重,不可沉溺声色;他想带侍卫出去打猎,宇文护又说北方有敌寇窥伺,陛下安危系于天下。最后宇文觉发现,自己能自由支配的,只有吃饭睡觉上厕所这三件事。
有一次,宇文觉在御花园里跟侍卫们练摔跤,摔得正高兴,宇文护的亲信庾季才突然闯进来,捧着《汉书》念霍光是如何辅佐汉昭帝的故事。宇文觉听着听着就火了,把摔跤服一摔:霍光辅政,至少让昭帝能自己吃饭!(这事没记在史书中,但据《周书》里宇文觉性刚果的记载,大概率是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