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史思明:乱世纷纭起逆臣,末路悲凉丧子身!(2/2)
和安庆绪决裂后,史思明面临着一个选择:是继续和唐朝对抗,还是归降唐朝呢?这时候,他的判官耿仁智进言,奉劝他归顺朝廷,转祸为福。史思明一想,也对,自己现在虽然有点实力,但和唐朝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于是,他就派部将窦子昂奉表入朝,以所属十三郡、八万兵马归降唐朝。
唐肃宗一听,这可是个好消息啊,马上封史思明为归义郡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还派遣乌承恩与宦官李思敬前往范阳安抚慰问,督促史思明讨伐安庆绪。史思明表面上对朝廷感恩戴德,实际上却心怀鬼胎,他暗地里与叛军联系,还招募士兵,扩充自己的实力。
唐肃宗和朝臣们也不傻,他们对史思明的忠诚度表示怀疑,于是就想了个办法,让乌承恩伺机除掉史思明。乌承恩到了范阳后,开始私自招募士兵,还多次夜访诸将,传达皇帝意图除掉史思明的旨意。结果,这事被诸将告诉了史思明,史思明一开始还不相信,直到他派人潜入乌承恩的住处,听到了乌承恩与儿子密谋要杀他的对话,这才彻底愤怒了。
史思明马上派人拘捕乌承恩,搜出了赐给阿史那承庆的铁券和李光弼写给乌承恩的公文,还有几张写着应当诛杀将士姓名的薄纸。史思明大骂乌承恩有负于他,乌承恩则声称是太尉李光弼的计谋。史思明可不管这些,直接把乌承恩父子及同党两百多人都给杀了,还囚禁了宦官李思敬。
这一下,史思明和唐朝算是彻底撕破脸了。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派遣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进攻安庆绪,安庆绪请求史思明发兵救援。史思明一开始还观望不救,后来看到安庆绪快撑不住了,才率兵攻陷魏州(今河北大名),再次叛乱。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史思明在魏州城北修筑祭坛,僭越称帝,年号应天,任命周贽为行军司马。这时候的史思明,那可是风光无限,感觉自己马上就要成为天下之主了。
同年三月,安庆绪被唐军围困在邺城,粮草断绝,他只好派人将皇帝印玺交给史思明,放弃帝位向史思明称臣,以此作为交换请求救援。史思明一看,这机会来了,他马上将安庆绪的求援书信传示三军,还和他约为兄弟,然后亲率精兵五万袭击唐军,驰援安庆绪。唐军仓促应战,被史思明击退,邺城之围解除。
史思明进入邺城后,见到安庆绪,马上就翻脸不认人了。他怒斥安庆绪作为人子而弑父夺位,大逆不道,然后打着替安禄山讨伐叛逆的旗号,诛杀了安庆绪,吞并了他的兵马和地盘。这下,史思明的势力达到了顶峰。
同年四月,史思明改国号为大燕,改年号为顺天,自称大燕皇帝,立其妻辛氏为皇后,儿子史朝义为怀王,以周贽为宰相,李归仁为大将军,改范阳为燕京,定为都城。他以为自己的皇帝梦就要实现了,可没想到,这只是他走向灭亡的开始。
称帝后的史思明,野心勃勃,他留下幼子史朝清镇守燕京,于同年九月率领大军攻打河南,围攻汴州(今河南开封)。汴滑节度使许叔冀、濮州刺史董秦及其部将梁浦、田神功都归降了史思明。史思明于是命许叔冀镇守汴州,派遣梁浦、田神功南下攻打江、淮等地。
史思明大张旗鼓向西进军,攻陷东都洛阳,将李光弼包围在河阳(今河南孟州西)。李光弼那可是唐朝的名将,他坚守河阳城,史思明久攻不下,无计可施。史思明想了个办法,他把上千匹好马放在河边洗澡,每天都这样,想引诱李光弼的军队出城抢夺马匹。李光弼一看,这小把戏还想骗我?他马上命令把军中的母马都集中起来,把小马驹关在城里。等史思明的马在河边洗澡的时候,就把母马放出去,母马一叫,史思明的那些公马都被吸引过来了,直接被李光弼收入囊中。史思明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
后来,叛军将领李日越、高庭晖、董秦等相继向李光弼投降,史思明的军队士气低落,惨败而归。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二月,史思明派遣安太清夺取怀州(今河南沁阳)并镇守,李光弼率兵攻打怀州,史思明出兵救应,与李光弼在沁水河交战,叛军大败。同年四月,史思明再次进攻河阳,欲解怀州之围,又被李光弼击败于城西渚滩,史思明只好返回洛阳。同年十一月,李光弼攻下怀州,安太清投降。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史思明在北邙用计打败李光弼的军队,唐军被迫放弃河阳、怀州两城,唐廷震恐,朝廷向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增兵屯守。史思明一看,机会又来了,他派史朝义为先锋袭击陕州,自己则亲率大军随后跟进。可他没想到,这一次,他的命运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史朝义奉命攻打陕州,结果在礓子坂(今河南三门峡南)战败。史思明大怒,召见史朝义及其部将骆悦、蔡文景、许季常等人,扬言要处死他们,随后又将他们释放。但史思明还是不解气,他命令史朝义修筑三角城存放军粮,限期一天完工。史朝义好不容易在限期内完成了工事,可史思明前来视察时,却故意挑刺,说工事不合格,还大骂史朝义,声称拿下陕州,回来就处死他。
史朝义这下害怕了,他深知父亲的残暴,真要被处死可就完了。这时候,他的部将骆悦等人也害怕被牵连,于是就劝说史朝义先下手为强,干掉史思明。史朝义一开始还犹豫不决,但在骆悦等人的再三劝说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当天晚上,骆悦带三百甲兵闯入史思明的营帐。史思明正在睡觉,被惊醒后,知道大事不妙,赶紧翻墙逃跑。结果还是被追上,他哀求说:“别杀我,我还能为你们打天下呢!”可骆悦等人哪会听他的,直接把他给缢杀了。可怜史思明,一世枭雄,就这样死在了自己儿子和部下的手里,结束了他那充满传奇与荒诞的一生。他的尸体被运回洛阳,草席裹埋,下场凄惨,令人唏嘘。
史思明死后,他的儿子史朝义继位,但叛军内部已经是一盘散沙,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不久之后,史朝义也被唐军击败,自杀身亡,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史思明作为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者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他的勇猛和军事才能不可否认,但他的反复无常、残暴不仁也让他成为了历史的罪人。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权力的诱惑。
参考《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