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裁定之日与悖论之路(2/2)
这股力量没有破坏任何东西,也没有带来痛苦,但它像一道绝对的程序锁,牢牢地锁死了一切“结构性进化”和“本质性跃迁”的可能性!网络的规模、能量的总量、信息的复杂程度,都被强制锁定在了一个固定的上限!甚至连林乐天的“悖论之苗”,其生长速度也瞬间变得极其缓慢,仿佛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锁!
他们保住了存在,但失去了未来发展的可能!他们被允许“活着”,但只能以当前这种“标本”的状态活着,无法再真正成长和蜕变!
喜悦瞬间被浇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无力感。他们从即将被销毁的失败样品,变成了被永久封存的高风险标本。
“裁定四:要求‘第三方评估者’星海同盟,在评估期内,提交关于‘悖论型变量聚合体’的最终处置方案及风险管控计划。逾期未提交或方案未获通过,将自动执行格式化程序。”
最后一条裁定,将压力和责任部分转移给了“织网者”和星海同盟。同盟必须在三个月内,找到一个既能保全他们,又能说服“守墓人”的、万无一失的方案。
冰冷的宣告结束,“守墓人”的意志如同潮水般退去,只留下那更加沉重的“秩序烙印”和新施加的“进化锁”,如同永恒的监牢,将他们牢牢禁锢。
营地内一片死寂。成功了吗?他们活下来了。失败了吗?他们失去了自由和未来。
“织网者”的意志适时传来,打破了沉默:“裁定结果已接收。评估期三十周期。‘织网者’舰队将全力协助星海同盟研究机构,寻找可行方案。请样本网络保持稳定,配合后续深度扫描与数据采集。”
它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所有人都能听出其中蕴含的沉重压力。三个月,找到一个能说服“守墓人”的方案,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实世界,林乐天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脸上没有喜悦,也没有绝望,只有一种看透现实的平静。
“进化锁……锁住了宏观的路径……”他的意念在共鸣通道中流淌,带着一种奇异的冷静,“但‘守墓人’和那‘古老视线’……似乎都忽略了一点……”
“忽略了什么?”苏安安急忙问道。
“它们关注的是‘悖论之苗’本身,是变量与秩序共生的‘现象’。”林乐天的意识聚焦于那株被套上枷锁的幼苗,“但它们施加的‘锁’,是基于它们所理解的‘秩序’和‘进化’概念。而我的‘变量’本质,以及这株幼苗诞生的根源……在于‘可能性’本身。”
他引导着苏安安的感知,聚焦于那被“进化锁”死死压制住的、嫩绿的“秩序之芽”。
“看……‘锁’的力量,在试图定义和固化它……但这本身,就在与‘芽’中蕴含的、由变量催生出的‘内生秩序’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在‘锁’的内部,制造了新的、更细微的……‘罅隙’。”
果然,在林乐天的指引下,苏安安隐约感知到,在那无形“进化锁”与“秩序之芽”接触的界面上,存在着一种极其隐晦的、不断生灭的“逻辑摩擦”。这种摩擦,源于两种不同“秩序”概念的互不相容!
“守墓人”的秩序,是外来的、绝对的、僵硬的。
“悖论之苗”的秩序,是内生的、动态的、生长的。
“进化锁”能锁死前者定义的“进化”,却无法完全理解和遏制后者那源自“变量”土壤的、自发的“演变”!
“我们不能在它们划定的道路上走了。”林乐天的意志变得坚定起来,“它们给了我们三个月……不是让我们去找一个符合它们逻辑的‘方案’……”
“那我们要做什么?”王小帅追问。
“我们要利用这三个月,走一条它们无法理解、甚至无法观测的道路。”林乐天的眼中,再次燃起了那属于“变量”的、不屈的火花,“我们要在这‘进化锁’的内部,在这些因概念冲突而产生的新罅隙里……让我们的‘悖论之苗’,进行一场它们想象不到的……‘微观进化’!”
“不追求规模,不追求力量,只追求……‘本质’的蜕变!”
这条路,注定更加艰难,更加不可预测,甚至可能更加危险。但这是唯一一条,在绝对规则的囚笼中,可能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
“回音壁垒”的幸存者们,在经历了格式化危机与古老凝视后,再次站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这一次,他们选择了一条连“守墓人”与“古老视线”都未曾预料到的——悖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