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 > 第30章 毕业抉择

第30章 毕业抉择(2/2)

目录

“爸,妈,李老师,我不是冲动。”林见鹿目光扫过他们,眼神沉稳而有力,“我选择东南大学,是基于我对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他顿了顿,开始阐述他深思熟虑的理由,这些理由,他无法提及重生和系统,只能从现实和趋势角度分析:

“第一,专业契合度。我看重的是东南大学享誉全国的无线电工程系(注:后发展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正在蓬勃发展的微电子专业。李老师,您知道我的‘工作室’是做什么的。我认为,未来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电子技术的时代,是集成电路的时代!国家需要这个,未来的产业升级也需要这个!在这方面,东南大学拥有国内顶尖的底蕴和资源,其专业的务实性和与产业结合的紧密程度,在某些领域甚至不逊于清北。”

他的话让李老师和父母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一个高中生,思考的竟然不是学校的名气,而是具体的专业方向和未来产业。

“第二,地域与发展。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苏州、无锡一带,正在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在那里读书,意味着更贴近产业前沿,拥有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能更快地将所学转化为所用。这比一个单纯的、位于北方的学术光环,对我而言更具实际价值。”

“第三,”林见鹿的声音放缓,却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笃定,“人生的道路很长,并非只有清北这一座独木桥。我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未来规划的舞台,比选择一个仅仅听起来光鲜的平台,更重要。”

房间里一片寂静。李老师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林见鹿的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根本不像一个一时头脑发热的学生,反而像是一个经过周密调研的商业决策者。父母面面相觑,儿子的话他们不全懂,但那份不容置疑的自信和沉稳,让他们一时不知该如何劝说。

“可是……省状元不去清北,这……这会引起轩然大波的!学校、市里、甚至省里……”李老师忧心忡忡。

“我知道。”林见鹿点点头,“但这是我个人的选择,我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关注和讨论。”

最终,尽管充满了不解和担忧,但在林见鹿前所未有的坚持下,父母还是选择了尊重儿子的决定。李老师叹息着离开,他知道,自己这个学生,心志之坚,眼界之远,已非他所能及。

几天后,当林见鹿正式向招生部门确认将志愿填报为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时,果然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远比合金股份预言成真时更剧烈的舆论海啸!

全省哗然!

“省状元放弃清北,选择东大?”

“疯了!绝对是疯了!”

“是不是有什么内幕?”

“这孩子是不是炒股炒傻了?”

“东南大学捡到宝了!但也压力山大啊!”

媒体闻风而动,各种解读、猜测、质疑甚嚣尘上。林见鹿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这一次,不再仅仅是金融圈,而是整个社会层面。

在一篇充满争议的报道中,记者引用了林见鹿对家人解释时说的一段话:“……我选择的不是一座象牙塔的顶端,而是一个离未来战场更近的起飞坪。我相信,在那里,我能更好地积蓄力量,为真正想要抵达的星辰大海做准备。”

这段话,在无数人看来是狂妄,是年少无知。但在某些有心人眼中,却品出了不同的意味。

那个远在省城,刚刚结束一场会议的青年干部苏晚晴,在内部参考资料上看到这则消息和相关评论时,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极淡的欣赏。放弃浮名,选择实利,着眼产业,心系未来……这个林见鹿,果然没让她失望,甚至比她预想的更有魄力和格局。

而在那间可以俯瞰江景的办公室里,秦雪看着报纸上林见鹿那张平静而坚定的照片,修长的手指轻轻点着桌面。

“东南大学……无线电……”她低声自语,随即对助理吩咐,“留意一下东南大学微电子领域近期的研究动向和合作项目。”

她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的每一步,似乎都带着一种超乎寻常的目的性。这让她更加好奇,他选择的这条看似“迂回”的道路,最终会通向何方。

面对外界的狂风暴雨,林见鹿依旧平静。他谢绝了所有采访,将自己关在工作室里,看着江西铜业的股价终于开始了加速上涨,突破了6元关口。

浮名如云烟,唯有脚下的路和远方目标,真实不虚。

潜龙,在完成了学业上的华丽转身后,即将离开熟悉的浅滩,游向更广阔,也更深不可测的江海。他的抉择,已下。征程,才刚刚开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