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 第177章 奋斗不息的周末(二)

第177章 奋斗不息的周末(二)(1/2)

目录

周日的早晨,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洒进小屋,空气中弥漫着慵懒的气息。

詹晓阳和刘小惠相拥着睡到自然醒,周末的节奏总比平时要慢上许多。两人赖在床上,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直到肚子咕咕叫才不情愿地爬起来。

简单地洗漱后,他们下楼在巷口吃了热乎乎的粿条汤作为早餐。填饱肚子,詹晓阳对刘小惠说:“惠儿,一会儿我们去姑父养殖场一趟吧。昨天写的方案和选品,得尽快跟姑父商量定下来,时间不等人。”

“嗯,好。”刘小惠点点头,她知道开店的事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两人坐上三轮车,前往市郊的养殖场。周末的养殖场比平时安静些,但仍有工人在忙碌。姑姑和姑父都在家,看到他们来了,十分热情地迎出来。

“晓阳,小惠,来啦!吃早饭没?”姑姑关切地问,拉着刘小惠的手就往屋里让。

“姑姑,姑父,我们吃过了。”詹晓阳笑着回答。

在客厅坐下,姑姑给两人倒了热茶,然后很自然地拉着刘小惠的手说:“小惠,走,陪姑姑到外面院子里逛逛,看看我新种的那些花,让他们爷俩谈正事。”

刘小惠乖巧地应了一声,跟着姑姑出去了。客厅里只剩下詹晓阳和姑父。

詹晓阳从随身带的帆布包里拿出昨天奋战一天的成果——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和几张画着草图的纸,郑重地递给姑父。

“姑父,这是我这几天琢磨出来的开店方案,包括首批进货的选品建议、价格策略,还有开业促销活动的初步想法。您看看,把把关。”詹晓阳的语气认真而谦逊。

姑父接过厚厚一叠材料,戴上了老花镜,仔细地翻阅起来。他看得很慢,很认真,时而点头,时而用手指点着某一行字思考。

詹晓阳在一旁耐心地解释和补充:

“姑父,您看第一部分,是关于选品的。我初步筛选了三十多款鞋,分成了三个档次。”他指着清单解释道,“最关键是这两款‘爆款’。”他重点指了指用红笔圈出的“风行001”板鞋和“跃动202”运动鞋。

“这两款鞋,刘厂长那边批发价都是25块一双。我的想法是,开业就用它们来做‘敲门砖’,搞一个极具冲击力的促销:‘开业特惠,99元任选两双!’”詹晓阳加重了语气。

姑父听到这里,眼睛一亮,放下材料,专注地看向詹晓阳:“99元两双?这价格……有得赚吗?”他毕竟是生意人,第一反应就是算成本。

“有的,姑父。”詹晓阳早已算得清清楚楚,他拿起笔在纸上快速写下:“成本:25元\/双x2=50元。卖99元,毛利49元,毛利率接近50%。这个活动不是为了赚大钱,主要是用超低价吸引大量顾客进门,制造开业火爆的气氛,带动其他正价鞋的销售,同时快速积累我们的首批会员。”

姑父听着,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心里飞快地计算,脸上渐渐露出赞许的笑容:“嗯……用便宜货引人气,带动贵货销售……晓阳,你这脑子转得真快!这个点子好!听起来就让人心动!”

“谢谢姑父肯定。”詹晓阳接着往下说,“除了爆款,我还选了一些中档和高档的款式,保证店里有不同价位的产品,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具体选哪款,进多少数量,还得请姑父您来最终定夺。您经验丰富,对潮城这边的消费水平把握得更准。”

姑父摆摆手,爽快地说:“晓阳,选品这事,你比我在行!年轻人喜欢什么鞋,你肯定比我清楚。就按你选的这个单子来,数量嘛……首批不宜太多,但爆款和走量的中档款可以适当多备点。总投入控制在两万块以内,你看怎么样?”

“没问题,姑父!这个预算很合理。”詹晓阳点点头,接着把材料翻到后面,“姑父,您再看开业推广的计划。我主要想了两个渠道……”

他详细解释了如何利用即将开始的清明狮头鹅团购进行“异业联盟”,在每只鹅的包装里放入波鞋领取卡和开业传单;以及如何招募师范学院的学生做校园推广,直接面向最大的目标客户群——学生。

姑父越听越兴奋,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好!好!一环扣一环!晓阳啊,你这整套方案,简直不像个学生想出来的,比很多老生意人想得都周到!就这么干!我全力支持!”

得到姑父的充分肯定,詹晓阳心里踏实了。他最后说:“姑父,刘厂长的电话和银行账号我都写在上面了。明天周一,我就给他打电话,正式谈判一下价格,尽量再压一压价,然后根据我们确定的最终数量和款式下单、付款。”

“好!谈判你负责,需要我出面什么的,随时说!”姑父大力支持。

这时,姑父想起一事,说道:“对了,晓阳,铺面那边装修进展很快,估计再有个七八天就能完工了。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开业好?得挑个日子。”

詹晓阳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立刻回答:“姑父,按我们这边的习俗,清明这个月不开新张。所以我们必须赶在清明前开业。我看了一下日历,阳历3月30日,也是周六,是个‘开市’的好日子。您看定在那天上午九点十八分开业,怎么样?‘就要发’,图个吉利。”

姑父掐指一算,连连点头:“好!三月30日,九点十八分!这个日子和时间选得好!吉利!就这么定了!”

所有大事基本敲定,姑父心情大好。詹晓阳和刘小惠又坐了一会儿,陪姑姑说了会儿话,便起身告辞了。姑姑还硬塞给他们一篮子刚下的鸡蛋和几只卤好的鸡翅。

回到小屋,已是中午。两人简单热了热姑姑给的菜,就当午饭吃了。饭后,有些倦意,便相拥着在沙发上小憩了一会儿。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的,透过窗户照在身上,让人昏昏欲睡。

詹晓阳低头看着怀里女孩安静的睡颜,忍不住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刘小惠迷迷糊糊地回应着,两人耳鬓厮磨,享受着这静谧而温馨的午后时光,直到快两点才起来。

起床后,詹晓阳一边整理衣服一边说:“惠儿,下午我们出去走走怎么样?去农机学校看看风良吧。开学这么久了,还没去见过老同学。”

邱风良是詹晓阳在饶北老家读中学时最要好的同学之一,两人关系很铁。后来邱风良考上了潮城的农业机械学校(简称农机校)。虽然前世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联系渐少,但此刻的詹晓阳,还是珍惜这份同乡同窗的情谊。当然,他潜意识里也存着一丝拓展业务的想法,农机校也有不少学生,说不定是个潜在市场。

“好呀!我也好久没见风良了。”刘小惠欣然同意。她知道邱风良和詹晓阳的关系。

詹晓阳从床底下装鞋的纸箱里,精心挑了两双男款的最新的“阿耐”“大A”波鞋,用袋子装好。然后两人便出门,坐上了前往城北农机校的三轮车。

农机校其实就在南郊路附近,环境比卫校要显得朴实甚至有些简陋。找到邱风良所在的宿舍楼,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寝室。

敲门进去,邱风良正和几个舍友在聊天。看到詹晓阳和刘小惠突然出现,邱风良又惊又喜,立刻从床上跳下来:“晓阳!小惠!你们怎么来了?哎呀!太好了!快进来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