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 第269章 带队游玩

第269章 带队游玩(2/2)

目录

刘小惠因为腿酸,找了个干净的石凳坐下,主动承担起看守大家鞋子和背包的任务。

“师姐,你不下去玩啊?”有师妹问她。

刘小惠笑着摇摇头:“我看着大家的东西,你们玩得开心点!”

詹晓阳走到她身边坐下,低声问:“累不累?要不我帮你按按腿?”

“不用,好多啦。看他们玩得这么开心,挺好。”刘小惠看着沙滩上追逐打闹的身影,眼神温柔。

四十分钟的尽情嬉戏,让这群新生彻底释放了开学以来的紧张和拘束,脸上洋溢着纯粹快乐的笑容。

尽兴之后,大家穿好鞋袜,在江边洗干净脚,跟着詹晓阳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韩文公祠。

这是潮城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而建的祠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走到祠庙前,青砖灰瓦,古木参天,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与刚才江边沙滩的活泼喧闹形成鲜明对比。师弟师妹们也不自觉地安静了下来。

詹晓阳拿出学生证,对售票窗口的工作人员说:“谢谢,九张学生票。”

“学生证半价,一人十块。”工作人员确认后,递出九张门票。

“哇,学生证真的有用哦!”有师弟小声惊叹。

詹晓阳回头笑道:“所以叫你们带学生证啦!好多地方都有优惠嘎!”

走进祠内,古朴的殿堂、精美的石刻、苍劲的古树、还有那尊栩栩如生的韩愈塑像,都让这些年轻的医学生们感受到一种不同于课堂的文化熏陶。

詹晓阳虽然前世今生加起来对这里也算熟悉,但此刻陪着新生们重游,看着他们好奇又略带敬畏地打量着一切,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韩愈被贬潮州后兴学育才、驱鳄除害的故事,心中也有种别样的感受。刘小惠依旧留在祠外休息,没有进去。

从韩文公祠出来,快近中午。

詹晓阳又领着大家沿着江边,远观了潮城地标之一的湘子桥,介绍了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历史,古桥的雄姿和传奇色彩已足以让师弟师妹们惊叹。

随后,他们又步行至香火鼎盛的开元寺。红墙黄瓦,殿宇巍峨,诵经声和钟声悠扬,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的宁静气息。

大家安静地在外围参观,感受着佛教圣地的庄严与祥和。詹晓阳提醒大家保持安静,尊重宗教场所。

一圈逛下来,已是日头高照,大家都感到饥肠辘辘。

詹晓阳没有选择大酒楼,而是带着大家钻进了一条烟火气十足的巷子,找到一家地道的、看起来有些简陋但人气很旺的潮州小炒店。

“老板,有没有位?十个人!”

“有!里面请!”

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詹晓阳熟练地点了几个潮州家常菜:卤水拼盘、炒芥兰、蚝仔烙、豆腐鱼头汤、还有一大盘潮州炒粿条。

等菜的时候,詹晓阳举起茶杯,对大家说:“今天走了一天,辛苦大家了。尤其是小惠师姐,她因为要排练舞蹈,浑身酸痛,但还是坚持陪大家走完一天。”

师弟师妹们闻言,纷纷向刘小惠投去感激和敬佩的目光:

“真是太谢谢小惠师姐了!”

“师姐你要多休息啊!”

“祝师姐汇演成功!”

刘小惠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不用客气,大家玩得开心就好。”

詹晓阳接着说:“带你们出来逛逛,不单单是为了玩。更希望帮你们熟悉下潮州的环境,多了解这座城市的。以后读书生活在这里),不要只知道教室和宿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一样重要。”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深沉:“其实,去年我们刚入学的时候,就是94级的师兄师姐这样带我们的。他们教我们怎样适应学校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在潮城这里立足。今年,轮到我们了。我希望,明年轮到在座各位的时候,你们都可以将这份心意,这份经验,传承下去,带好新一届的师弟师妹。”

一番话,说得师弟师妹们频频点头,眼神中多了几分思考和责任感。

这种传承,不仅仅是游玩,更是一种互助精神的延续。

饭菜上桌,香气扑鼻。大家饿坏了,纷纷动筷,吃得格外香甜。

席间,欢声笑语不断,彼此间的距离又拉近了许多。

吃完饭,结账自然是詹晓阳掏腰包。看看时间,已经快下午两点了。

“好啦,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回学校啦!”詹晓阳招呼大家。

一行人坐上三轮车,返回卫校。

在校门口互相道别,师弟师妹们再次由衷地向詹晓阳和刘小惠道谢,然后各自返回宿舍休息。

刘小惠虽然很累,但下午的舞蹈排练不能缺席,她走向教学楼。

詹晓阳则独自回到108宿舍。忙活了大半天,他也感到有些疲惫。宿舍里静悄悄的,大部份的室友可能出去玩了。

他脱掉鞋子,直接躺倒在自己的床铺上,双手枕在脑后,望着天花板。

他回想着今天带队游玩的点点滴滴,师弟师妹们开心的笑脸,刘小惠默默陪伴的身影,还有自己作为“师兄”所感受到的那份责任和满足感……一种平静而充实的疲惫感包裹着他。

他闭上眼睛,小憩片刻,等待着刘小惠排练结束的铃声,也等待着属于他们的、简单而温暖的夜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