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 > 第22章 瑞雪兆丰年,春耕孕新篇

第22章 瑞雪兆丰年,春耕孕新篇(2/2)

目录

夜里的育秧棚格外安静,只有煤炉偶尔“噼啪”响一声。杨浩宇坐在小马扎上,借着马灯光翻看农书,偶尔起身查看温度计。棚外的雪下得正紧,棚内的稻种却在悄悄萌发,仿佛能听见生命破土的细微声响。

不知过了多久,门被轻轻推开,苏婉清端着个搪瓷碗走进来,碗里是冒着热气的玉米粥:“我猜你肯定饿了,给你带了点吃的。”她把碗递过来,指尖触到他冻得发红的耳朵,慌忙缩回来,“怎么不戴帽子?”

“不冷。”杨浩宇接过粥,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心里,“你怎么来了?天这么黑。”

“睡不着,想着你一个人在这儿冷清。”苏婉清挨着他坐下,看着育苗床上的细土,“不知道种子会不会顺利发芽。”

“肯定会的。”杨浩宇舀了勺粥递到她嘴边,“就像咱们,扎根在这儿,总会长出希望的。”

苏婉清红着脸喝了粥,两人并肩坐着,不说太多话,却有种说不出的踏实。马灯的光晕里,她的侧脸柔和,他的眼神专注,棚外的风雪声成了最安稳的背景音。

过了初十,雪渐渐化了,田野露出黝黑的底色,带着冻土消融的腥气。育秧棚里的稻种果然没让人失望,嫩黄的芽尖顶破种皮,齐刷刷地探出脑袋,像一片微型的绿草地。冬小麦也冒出了细弱的苗,在阳光下泛着新绿。

去地区领奖那天,杨浩宇特意穿上那身蓝布中山装,苏婉清则换上红绸褂子,两人骑着自行车,走在融雪的乡间路上。车轮碾过泥泞,溅起细碎的泥点,却挡不住轻快的心情。

领奖台上,杨浩宇握着烫金的奖状,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突然想起刚到农场的那个清晨。那时他站在陌生的土地上,只觉得前路茫茫,而现在,身边有了并肩的人,脚下有了深耕的田,心里有了踏实的牵挂。

“感谢这片土地,感谢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开,带着北大荒汉子特有的质朴,“种地和做人一样,只要肯下力气,肯用心,土地绝不会亏待你。”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苏婉清站在侧台,看着他被掌声包围的身影,眼里的光比台上的聚光灯还亮。她知道,他们的路还很长,试验田的故事还在继续,但只要两人手牵着手,像这黑土地上的庄稼一样,踏实实往下扎根,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回程的路上,春风已经带着暖意,吹得路边的柳梢泛出嫩黄。杨浩宇骑着车,苏婉清坐在后座,轻轻搂着他的腰,脸颊贴着他的后背,听着他哼起不成调的山歌。

远处的田野里,已经有职工开始翻耕土地,铁犁划过冻土的声音,混着风声、水声,像一首最古老的歌谣。苏婉清知道,当第一粒种子播进泥土时,新的希望就会破土而出,在阳光雨露里,长成又一季的金黄。

而她和杨浩宇的日子,也会像这循环往复的四季,在春耕秋收里,酿出最醇厚的温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