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 > 第49章 年根下的暖光

第49章 年根下的暖光(2/2)

目录

“这小子,比当年的你还较真。”王大爷凑到杨浩宇身边,压低声音说,手里的筛子还在轻轻晃动,“当年你为了挑饱满的稻种,愣是在太阳底下蹲了三天,晒得掉了层皮。”杨浩宇望着林默专注的侧脸,忽然想起五年前,自己也是这样,拿着本育种手册在田里蹲守,连吃饭都觉得耽误时间。

苏婉清抱着账本走过来,睫毛上还沾着点稻壳的碎屑:“一级种够五百斤了,能种二十亩地。”她翻开账本给杨浩宇看,字迹娟秀,每个数字都写得工工整整,旁边还画着小小的稻穗标记。“等开春育秧,我想试试薄膜覆盖,能早出苗半个月。”她指着账本上的空白页,“张教授寄来的资料里提过,我算了算成本,队里能承担。”

杨浩宇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像被粥碗焐得暖暖的。这两年她跟着自己学看土样、记数据,从一开始连温度计都不会用,到现在能独立制定育种计划,那双曾经只拿粉笔的手,如今布满了茧子,却比谁都懂这片土地的脾性。

傍晚时,雪停了。西边的天空透出点橘红色的光,把雪地里的脚印都染成了暖黄色。杨浩宇帮着林默把最后一袋种子搬进暖窖,少年忽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布偶,是用稻草扎的,戴着顶小棉帽,眉眼是用墨笔画的,有点像苏婉清。

“我娘教我扎的,说过年得有个新玩意儿。”林默把布偶往苏婉清手里塞,脸涨得通红,“婉清姐,给你……”苏婉清接过来,指尖碰着粗糙的稻草,心里忽然一软——这孩子刚来的时候怯生生的,连话都不敢多说,如今却能大方地送礼物了。

“真好看。”她把布偶放在账本上,正好对着那页画满稻穗的纸,“开春放在育秧棚里,当吉祥物。”林默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像得到了糖的孩子。二柱扛着灯笼从外面跑进来,灯笼上贴着个红剪纸,是片沉甸甸的稻穗:“婉清姐你看,我娘剪的!”

灯笼被挂在仓库门口,橘黄色的光透过纸,在雪地上投下片温暖的光晕。杨浩宇望着试验田的方向,雪底下的麦种该在扎根了吧?就像这仓库里的人,看似散落在各处,心却紧紧连在一起,为了一茬庄稼,为了一个春天,守着这点暖光,就能熬过最冷的夜。

夜里,杨浩宇在灯下整理育种资料,林默已经睡熟了,发出均匀的呼吸声。窗台上的蒜苗又长高了些,绿得发亮。他忽然想起苏婉清白天系红绸子的样子,指尖的动作慢了下来,在纸上轻轻画了个小小的稻穗,旁边添了片松针——松枝门的红绸子,该是这个颜色吧?

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他赶紧把纸折起来塞进本子里。苏婉清端着碗姜汤走进来,碗沿冒着热气:“林默的咳嗽还没好透,给他留着。”她把碗放在炕边的小桌上,目光落在摊开的育种手册上,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稻株图谱。

“明天我去趟县城,”她忽然说,声音很轻,“供销社新进了批温度计,我去挑几个精准点的,育秧时好用。”杨浩宇抬头看她,窗外的月光落在她脸上,柔和得像粥碗里的米香。“我跟你一起去,”他说,“顺便看看有没有新的农科杂志。”

苏婉清点点头,转身时,衣角扫过桌角,带起那本育种手册。折着的纸掉了出来,露出上面的稻穗和松针。她愣了愣,弯腰捡起来,指尖轻轻拂过纸面,像是在触摸什么珍贵的东西。杨浩宇的心跳得飞快,像要撞开胸膛,却听见她轻声说:“画得真好,比我账本上的好看。”

她把纸放回手册里,没再多说,只是转身时,脚步轻快了些,像踩着月光在跳舞。杨浩宇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摸了摸发烫的耳朵,忽然觉得这年根下的北大荒,连空气里都飘着点甜意,像腊八粥里的红糖,像雪地里的暖光,像藏在心里不敢说的话,悄悄发了芽。

仓库里的温度计依旧稳稳地指着3度,暖窖里的稻种在陶缸里沉睡着,等待着被唤醒的那天。杨浩宇知道,只要这暖光不灭,希望就不会灭——就像这年复一年的等待,就像这冻土下的春意,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长成连天的稻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