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容后再议(2/2)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极其轻微的骚动。不少大臣交换着惊讶的眼神。
萧珩恍若未觉,声音愈发清晰:“慕承瑾虽出身商贾,然其于茶道一途,堪称鬼斧神工,无人能出其右。其对茶叶品类、产地、流通、价值乃至番邦饮茶偏好,了解之深,远超常人。更难得的是,其为人清正,心怀家国,陛下亦曾盛赞其‘茶心通明’。儿臣以为,若召慕承瑾入宫伴驾,允其查阅相关卷宗,咨询各方意见,辅助朝廷制定此新策,必能事半功倍,成就一部既符合朝廷利益,又能促进边贸繁荣的良法!”
龙椅上,皇帝裴衍的指尖停止了敲击。
萧珩这番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慕承瑾那手茶艺,尤其是那日在皇家斗茶会上,一道九霄叠翠所展现的意境格局,确实让他惊为天人。更何况,他还像极了他!
若能借此人之才,梳理茶政,开辟财源,巩固边疆,确是一步妙棋。
而且,将这样一个有趣又无甚根基的才子放在身边,闲暇时品茗论道,岂不快哉?他内心已是千肯万肯,大为舒畅。
然而,帝王心术,让他面上丝毫不露。他只是微微颔首,目光深沉,看不出喜怒,仿佛只是在考虑一个寻常的建议。
而位列前排的魏嵩,虽看似眼观鼻鼻观心,却极快地、几不可察地朝斜后方递了一个眼神。
站在刑部官员队列前的刑部尚书王焕宥,立刻心领神会,手持玉笏,大步出列,声音洪亮中带着一丝急切:“陛下!臣以为,承熙皇子殿下此议,大为不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王焕宥身上。
王焕宥躬身道:“陛下,茶马交易及茶税改革,确系国之大计,当由朝廷重臣、六部有司协同办理,方显郑重。那慕承瑾,不过一介商贾,侥幸因茶艺得蒙圣恩,敕封侯爵,已是旷古未有之殊荣,岂可再得寸进尺,入宫伴驾,参与机要?此例一开,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亦有损朝廷体统!还请陛下三思!”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引经据典,直指“士农工商”的等级秩序和朝廷颜面,顿时引得不少守旧老臣暗自点头附和。
皇帝裴衍面色依旧平静,心中却闪过一丝不悦。
这魏嵩一党,手伸得未免太长了!
他佯装沉思,手指再次轻轻敲击龙椅扶手,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王爱卿所虑,不无道理。茶博侯之才,朕深知之。然则宫禁重地,制度森严……此事,容后再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