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验收备战:系数校准与暗隙弥合(2/2)
傍晚六点,发改委的验收组发来预审反馈:碳足迹核算材料、运维平台数据、可再生能源占比记录均无问题,只需要补充“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实施记录”,比如中水养护的用量、新能源货车的使用次数,确保节能措施落地。
苏晚立刻联系施工队:“让资料员整理中水养护的台账,从项目开工到现在的用量,还有新能源货车的运输记录,包括车次、载重、油耗,明天上午十点前必须送到运维中心。”
顾沉舟则联系市节能监测中心:“我们需要一份中水养护的节能效果检测报告,证明每立方米中水比自来水节省0.5kg?的碳排放,你们能不能加急出报告?费用不是问题。”
挂了电话,顾沉舟看向苏晚:“节能监测中心说明天下午就能出报告,刚好赶上验收材料的最终提交。咱们今天加个班,把所有材料整理成册,按‘碳足迹’‘运维’‘可再生能源’‘节能措施’分成四册,方便验收专家查阅。”
晚上八点,工作室的灯还亮着。陈曦和林晓雅在打包伴手礼,每份盒子里都放着bI明信片和金属小摆件;老周在整理节能措施的台账,用荧光笔标注关键数据;苏晚和顾沉舟则在核对验收材料册,确保每一页都有签字和公章。
“对了,我妈刚才打电话,说婚礼的宾客名单已经确定了,总共120人,她还想在婚礼上播放咱们项目的bI动画时,让主持人简单介绍下项目,让亲戚们也了解咱们做的事。”苏晚抬头看向顾沉舟,眼底带着笑意。
顾沉舟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没问题,我让技术部把动画里的专业术语改成通俗的说法,比如‘光伏顶棚就是能发电的屋顶’‘地源热泵就是用地下的热量供暖’,这样亲戚们更容易理解。试穿婚纱的时候,咱们也可以让设计师把裙摆的紫藤花刺绣再调整下,更显精致。”
就在这时,陈曦突然喊了一声:“苏工,顾总,我发现光伏组件上周三的发电量记录有1小时缺失!传感器故障导致的,边缘服务器的备份里也没有,怎么办?明天验收组肯定会查数据连续性!”
苏晚心里一沉,1小时的数据缺失虽然影响不大,但验收专家可能会质疑运维的严谨性。顾沉舟立刻拿出手机,联系传感器厂家的技术总监:“你们能不能通过传感器的历史缓存,恢复上周三14-15点的发电量数据?我们明天要中期验收,急用!”
电话那头的技术总监沉默了几秒,答应道:“我们试试远程调取缓存,大概需要2小时,有结果了我立刻发给你。”
挂了电话,顾沉舟看着苏晚担忧的眼神,轻声安慰:“别担心,厂家有技术手段恢复缓存数据,就算恢复不了,咱们也可以用前后两小时的平均发电量估算,误差控制在2%以内,验收组不会为难咱们的。”
深夜的运维中心,月光透过窗户,落在缺失数据的记录表上。苏晚和顾沉舟并肩坐在电脑前,等待厂家的恢复结果。陈曦和老周还在整理材料,林晓雅则在核对伴手礼的数量,整个团队没有一丝抱怨,只有齐心协力的专注。
苏晚靠在顾沉舟肩上,轻声说:“从竞标到现在,咱们遇到了这么多问题,每次都能一起解决,这次也一样。”
顾沉舟握住她的手,眼底带着坚定:“当然,因为咱们不仅是专业上的伙伴,更是生活里的家人。不管明天验收有什么问题,咱们都一起面对,肯定能顺利通过。”
凌晨十二点,厂家终于发来恢复的数据——14-15点的发电量是125kwh,和前后两小时的平均值误差1.8%,完全符合要求。苏晚看着屏幕上完整的数据曲线,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她知道,第九十三章的“验收备战”虽然解决了碳足迹核算和数据缺失的问题,但中期验收当天仍可能出现未知挑战——比如专家可能深入询问运维平台的应急响应速度,或者质疑节能措施的长期效果。这也为下一章的“中期验收交锋与专业印证”埋下了关键伏笔,需要他们以更严谨的态度、更充分的准备,在验收现场展现项目的专业水准,向“科技+地产融合”的标杆目标再迈坚实一步。
而婚礼的准备也在同步推进,试穿婚纱的期待、伴手礼的温馨、家人的支持,让专业线的紧张与感情线的温暖交织,共同构成了这段“从图纸交锋到情定余生”旅程中,最动人的备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