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阳台的月光与灯光的谜题(1/2)
傍晚的夕阳把社区工地的围挡染成了暖橙色,苏晚蹲在刚搭建好的阶梯书架旁,眉头拧得能夹碎纸片。工人们正拿着调试好的射灯往天花板上装,光束打在旧木板上,留下一道道刺眼的光斑,原本温润的木纹被照得突兀,甚至有些粗糙。
“老赵,能不能调柔和点?”苏晚仰头喊工头,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急切,“你看这光,太硬了,照在孩子脸上会晃眼的。”
老赵踩着梯子下来,抹了把额头的汗,拿起射灯看了看:“苏设计师,这已经是最柔和的暖光了!再调就没亮度了,孩子们看书会看不清字的。”他指了指旁边堆着的灯具,“我们按合同买的都是合格产品,儿童空间专用的,不频闪,就是这亮度和角度,我觉得没问题啊。”
苏晚站起身,走到书架前,试着坐在阶梯上模拟孩子看书的姿势。光束直直地打在书页上,反射的光刺得她眼睛发酸。她心里一阵发堵,这不是她想要的效果。她要的是温暖、柔和,能让孩子们静下心来阅读的氛围,而不是这样冷冰冰、硬邦邦的照明。
“不行,这样肯定不行。”苏晚摇着头,语气坚定,“孩子们长时间在这种光线下看书,眼睛会累的。要么换灯具,要么调整安装角度和布局,必须达到柔和不刺眼的效果。”
老赵咂咂嘴,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换灯具得重新采购,耽误工期不说,还得加钱。调整角度的话,这书架是弧形的,墙面又不规则,很难做到每个区域都均匀照明。苏设计师,你是不是有点太较真了?”
“这不是较真,是对孩子负责。”苏晚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连日来泡在工地的疲惫和此刻的焦虑交织在一起,让她有些控制不住情绪,“这个阅读角本来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要是连灯光都不舒服,他们怎么会愿意待在这里?”
两人正僵持着,工地门口传来汽车喇叭声。苏晚回头,看到顾沉舟的车停在那里,心里的委屈突然涌了上来。她摆摆手让老赵先停工,转身朝着车子走去。
“怎么了?一脸乌云密布的。”顾沉舟推开车门,看到她泛红的眼眶,伸手轻轻擦了擦她脸颊沾到的灰尘,“又跟老赵闹矛盾了?”
苏晚钻进车里,把刚才的情况一股脑说了出来,语气带着疲惫和挫败:“我想要柔和的漫射光,他说做不到,要么亮度不够,要么就得加钱换灯具。还有,刚才甲方张经理又给我打电话,说社区居民反映,阅读角的储物空间不够,想让我再增加点收纳功能,可现在书架都快完工了,哪里还有地方加啊?”
她靠在座椅上,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我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一边要保证设计效果,一边要控制成本,还要满足甲方和居民的各种要求,现在连个灯光都弄不好……”
顾沉舟发动车子,没有立刻说话,只是打开了车内的舒缓音乐。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回家的路上,窗外的街景慢慢向后倒退。苏晚看着窗外,心里的烦躁渐渐平复了一些。
“灯光的问题,不一定非要换灯具。”顾沉舟突然开口,“或许可以换个思路,比如增加柔光罩,或者调整射灯的角度,让光线通过墙面和天花板反射,形成漫射光。这样既不用加钱,又能达到柔和的效果。”
“反射?”苏晚愣了一下,“可是墙面是水泥墙,天花板也是简单的白顶,能反射出柔和的光吗?”
“可以试试在墙面局部贴一层浅色系的软木板,既能当装饰,又能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还能让孩子们贴自己的画。”顾沉舟说,“至于储物空间,你之前设计的阶梯书架,下方是不是有空隙?可以做成隐藏式的抽屉,既不破坏整体设计,又能增加收纳空间。”
苏晚眼睛一亮,心里的迷雾似乎被拨开了一角:“隐藏式抽屉?我怎么没想到!阶梯的高度正好适合做抽屉,孩子们可以自己放绘本和小玩具,还不占地方。”
“别急着高兴,具体怎么实现,还得看现场的结构。”顾沉舟笑了笑,“晚上我们再仔细聊聊,现在先回家陪安安,她今天特意画了画,说要给你看。”
提到安安,苏晚的心情好了不少。车子驶进小区,刚停稳,就看到安安趴在单元楼门口的栏杆上张望。看到他们的车,小家伙立刻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妈妈!爸爸!”安安扑到苏晚怀里,仰着小脸,献宝似的举起一张画,“妈妈你看,这是我设计的阅读角灯光!我用了粉色和黄色的光,一点都不刺眼,小朋友们可以在里面看书、画画!”
苏晚接过画纸,上面用蜡笔画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小房子,里面有几个小人坐在书架旁,头顶上画着一圈圈柔和的光晕,用粉色和黄色的蜡笔涂得满满当当。她的心里一暖,眼眶又有些湿润了。
“我们安安设计得真好看。”苏晚蹲下来,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妈妈要向安安学习,设计出不刺眼的灯光。”
回到家,顾沉舟去做饭,苏晚陪着安安在客厅搭积木。安安一边搭,一边叽叽喳喳地说:“妈妈,阅读角什么时候能做好呀?我想去那里看书,还要把我的绘本带去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快了,等妈妈把灯光和储物的问题解决了,很快就能完工了。”苏晚笑着说。
“那妈妈遇到困难了吗?”安安停下手里的动作,歪着小脑袋问,“就像绘本里的超人妈妈,遇到坏蛋了吗?”
“算是吧,妈妈遇到了灯光和储物两个‘小坏蛋’。”苏晚摸了摸她的头。
“那爸爸会帮妈妈一起打败它们的!”安安肯定地说,“爸爸是最厉害的军师!”
苏晚看着女儿天真的笑脸,心里充满了力量。是啊,她不是一个人,顾沉舟会一直陪着她,和她一起解决所有问题。
晚饭过后,顾沉舟哄安安睡下,回到客厅时,看到苏晚正趴在茶几上,对着阅读角的平面图发呆。他走过去,端来两杯温热的桂花乌龙,放在茶几上。
“今晚的‘约会夜’,就在阳台吧。”顾沉舟说,“外面的月光正好,吹吹晚风,说不定思路就清晰了。”
苏晚点点头,跟着他走到阳台。深秋的夜晚,月光皎洁,洒在阳台的地板上,形成一片银色的光斑。远处的城市灯火点点,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
两人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手里捧着温热的桂花乌龙。顾沉舟拿起苏晚画的平面图,借着月光和客厅透过来的灯光,仔细看着。
“灯光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主光+辅光’的组合。”顾沉舟指着图纸上的天花板,“天花板上的射灯,换成带柔光罩的,角度调向墙面和天花板,利用反射光形成主照明,这样光线就柔和了。然后在阶梯书架的每层都装一排嵌入式的LED灯带,作为辅光,直接照亮书架上的书籍,既不刺眼,又能保证阅读亮度。”
苏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对应的场景:柔和的反射光笼罩着整个空间,每层书架都有温暖的灯带,孩子们坐在阶梯上,随手就能拿到亮着灯的绘本,画面温馨而美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