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破碎棱镜与熵寂回廊(1/2)
前往“破碎棱镜”的路途,是一次对空间和认知的残酷考验。
新生碎片如同一个精密的规则罗盘,依靠“种子”知识库中那些晦涩的坐标和路径算法,在混沌的规则背景中艰难地指引着方向。伏羲则凭借其野兽般的直觉和对规则乱流的天然亲和,规避着最危险的“规则暗礁”与“空间断层”。
他们穿越了色彩如同打翻调色盘般混乱的“虹彩沼泽”,那里每一寸空间都折射着不同波长的光线,视觉完全失效,只能依靠碎片的指引和规则感知摸索前行,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光线扭曲形成的视觉陷阱。
他们涉过了“时序浅滩”,那里的时间流速如同紊乱的溪流,时而凝滞如冰,将人的思维冻结在某一瞬间;时而奔腾如瀑,让身体在短短几秒内经历数小时的疲惫与消耗。陈珩不得不持续激发碎片中“秩序”的一面,强行稳定自身周围极小范围内的时序,才避免了被这时光乱流撕碎或催老的命运。
他们还遭遇了更加诡异的“认知回音壁”,那是一片看似空无一物的区域,但任何进入其中的意识都会被无限复制、扭曲、反弹,形成无数个充满恶意或迷茫的“意识回响”,疯狂冲击着本体的精神防线。若非陈珩手中碎片那融合了“人性”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这种纯粹意识层面的攻击,他们很可能永远迷失在那片自我的回音迷宫中。
这一路上,陈珩对新生碎片的掌控以惊人的速度提升。他不再仅仅将其视为武器或盾牌,而是作为自身感知和干涉规则的延伸。他学会了如何用最小的消耗维持时序稳定,如何在混乱的光影中辨识出规则的“纹理”,如何构筑更坚固的精神壁垒抵御意识侵蚀。
同时,他也更清晰地感受到了那张来自高维的“扫描网”。每隔一段时间,那种被冰冷“视线”扫过的刺痛感便会如期而至,一次比一次清晰,一次比一次接近。仿佛无形的猎手正在不断缩小着包围圈,压迫感与日俱增。
“我们快到了。”伏琦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指向远方。
陈珩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即使早有心理准备,眼前的景象依旧让他感到震撼。
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山脉或建筑群,而是一片悬浮在虚无中的、由无数巨大而规则的几何晶体构成的庞大结构。这些晶体呈现出黑、白、灰三色,棱角分明,大的如同山岳,小的也有房屋大小,它们以各种违反物理常识的角度相互嵌合、堆叠、延伸,构成一个无限复杂、不断缓慢自转和重构的巨型多面体。
这就是“破碎棱镜”。
它并非静止,其表面不断折射着来自外界(或许是其他维度)的、变幻莫测的奇异光芒,那些光芒在晶体之间来回反射、干涉,形成令人头晕目眩的光学迷宫。更奇特的是,这里的空间规则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特性,仿佛整个区域是由无数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空间碎片”拼凑而成,视线和感知在其中被严重割裂和扭曲。
“根据‘种子’的信息,入口应该在这些晶体结构的某个‘折射焦点’上。”陈珩凝神感知着手中碎片的指引,那淡金色的流光在靠近“破碎棱镜”后变得活跃起来,指向晶体结构深处一个不断移动、变幻位置的“光斑”。
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寻找着进入的契机。晶体表面光滑如镜,映照出他们扭曲变形的身影和身后那片光怪陆离的规则荒原。
就在陈珩试图锁定那个移动入口时,异变突生!
他手中新生碎片猛地传来一阵极其强烈的、带着警告意味的悸动!并非指向入口,而是指向他们侧后方一片相对阴暗的晶体缝隙!
几乎同时,那片阴影如同活物般蠕动起来,三个身影悄无声息地浮现。
它们的外形与之前在灰域边缘遭遇的“代行者”有几分相似,都是由规则和信息流构成的集合体,但体型更小,形态更加固定,呈现出一种标准化的、如同某种清理无人机般的银白色流线型结构。它们的“头部”只有一个不断扫描着周围环境的、散发着红光的独眼传感器。
“‘塔’的次级协议清理单元!”伏羲脸色一沉,“还是被它们追上了!”
这三个清理单元没有任何多余的交流,在锁定陈珩的瞬间,便同时发动了攻击!它们手臂的位置变形延伸,化作三种不同形态的规则武器——一个发射出高频振动的规则分解射线,一个释放出范围性的逻辑混乱力场,最后一个则投射出无形的、针对意识核心的格式化指令!
攻击迅捷、精准、且配合默契,覆盖了陈珩所有可能的闪避路线,显然是根据之前扫描到的数据进行了战术优化!
“妈的,学聪明了!”伏羲怒骂一声,身形晃动,试图引开一部分火力。
陈珩瞳孔收缩,精神瞬间紧绷到极致!他能感觉到,这些清理单元的攻击强度虽然不及真正的“代行者”,但其纯粹的、针对“异常规则”和“未授权信息体”的抹除特性,对他手中这块新生碎片有着极强的克制作用!
不能硬抗!
电光火石间,陈珩做出了反应。他没有试图去防御或对抗那三种不同性质的规则攻击,而是将新生碎片的力量猛地注入脚下这片“破碎棱镜”的空间结构本身!
他引导着碎片中“可能性”的一面,并非创造,而是放大!
他放大了这片区域固有的空间碎片化特性!就在清理单元的攻击即将临体的瞬间,陈珩和他所在的那一小片空间,如同镜面般碎裂成了数十个微小的、相互独立的“空间碎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