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赠刀(2/2)
“不用谢我,我只是不想看着护国军被一群蛀虫啃空。”
林卫国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望向不远处的医兵帐——
帐帘被风吹起,能看到林月萱正扶着帐杆站着,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些。
“月萱那丫头伤好得差不多了,能下床走动了。你晚上去看看她,她心思细,最擅长从账册里揪猫腻,你们俩一起琢磨这本册子,说不定能从西北军需的流向里,挖出李三石克扣物资的新线索。”
医兵帐里的草药香淡了些,混着帐外飘进来的沙粒气息,落在林月萱指间的账册上。
她盘腿坐在床沿,伤臂搭在垫着软布的膝头,另一只手捏着半块石墨,指尖划过“每月运抵灵石两百斤、疗伤丹一百瓶”的字迹——
纸页粗糙,墨迹却透着刻意的工整,和旁边“实际入库七成”的朱批形成刺目的对比。
签名处“于博”两个字歪歪扭扭,像是写的时候心不在焉,又像是笃定没人会较真核对。
林月萱皱着眉,指腹反复摩挲那行数字,连纸页上的纤维都快摸透了。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几页账册折起,折痕压得极实,生怕风一吹就乱了。
又从怀中掏出个油布小包,里面是她托人从都城抄录的军需处流水账,泛黄的麻纸边角卷着,她将两本账册并放在膝头,借着帐外斜进来的日光比对——
克扣的时间刚好对应着都城那边“物资损耗”的记录,数量分毫不差,连倒卖后填补的假账目都做得“天衣无缝”。
“这群蛀虫,连救命的丹药都敢贪。”
她低声骂了句,指尖攥得发白,账册边缘被捏出几道印子。
想起之前士兵们用着发霉草药、穿着补丁甲胄守防线的模样,想起自己家族蒙冤时的无助,眼底的光骤然锐起来。
“等陆云许忙完,把这些给他看,再结合林叔的人脉,总能揪出他们倒卖的渠道。”
她将账册塞进枕下的暗袋,冰凉的触感让她更坚定——
不仅要为家族翻案,更要让李三石这群人,把吞下去的都吐出来。
夕阳西下时,第三道防线的加固终于收尾。
五尺深的冻土沟里,松木桩插得笔直,与冻得坚硬的土层咬成一体;
外侧的冰棱浅沟在余晖下泛着银亮的光,像一道卧在沙地上的利刃;
东侧高地上,三架信号弩已校准方向,裹着硫磺布的箭尖对着正西,随时能点燃发射。
陆云许和林卫国并肩站在防线前,看着士兵们围在篝火旁忙活,铁盔放在一旁,有人用布擦着刀枪,火星溅在甲胄上;
有人捧着粗瓷碗,讨论着白天嵌冰棱的技巧,脸上虽挂着疲惫,眼里却透着安稳的光——
这是防线稳固后,才敢有的松弛。
“陆云许,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想培养你吗?”
林卫国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沉,带着几分岁月的感慨。
他弯腰捡起块碎石,捏在手里转着。
“我年轻时,也像你一样,揣着‘凭本事吃饭’的心思进了护国军。那时候跟着元帅打妖兽,以为只要刀够快、命够硬,就能护住弟兄们。”
他顿了顿,碎石被捏得“咯吱”响。
“可后来看着李三石他们把军饷往兜里塞,把劣质甲胄发给新兵当‘装备’,我却因为没实权,只能眼睁睁看着两个刚入营的小子,穿着烂甲死在兽潮里。”
他把碎石丢在地上,目光望向远处的沙丘:
“最后我主动申请来守西北——这里苦是苦,可至少能亲手守住一道防线,不用看那些蛀虫的嘴脸。”
转头看向陆云许时,他的眼神软了些。
“现在看到你,我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不,你比我当年更有本事,也更有机会,把护国军从烂泥里拉出来。”
陆云许看着他眼中的期许,丹田内的八色金丹缓缓旋转,灵光柔和地漫过四肢百骸。
他忽然想起刚入营时,满脑子都是拿到麒麟袍、找到返回中三天的路;
想起第一次见林月萱在账册前皱眉的样子,想起士兵们跟着他挖冻土时的信任,想起林卫国此刻眼中的托付——
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比八色金丹的灵力更沉,那是责任,是守护正义的责任,是不让更多人被欺压的责任,是让“护国军”真的配得上这三个字的责任。
“林将军,您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他的声音很稳,像脚下冻实的土地。
“等扳倒了李三石他们,我陪您一起守西北。不让兽潮再伤一个弟兄,不让一粒灵石、一瓶丹药,被这群蛀虫私吞。”
林卫国笑了,从腰间解下一把短刀——
刀身狭长,泛着冷冽的寒光,像是浸过无数次妖兽的血;
刀柄是老檀木做的,磨得光滑发亮,上面刻着个“卫”字,刻痕里还嵌着些洗不掉的暗红。
“这刀叫‘破障’,当年平定南方兽潮,元帅赏我的,能破修士的灵力护罩。”
他将刀递过去,刀柄朝前。
“你拿着,李三石那群人手黑,说不定会搞偷袭,这刀或许能救你一命。”
陆云许双手接过刀,指尖触到刀柄上的刻痕,能感受到林卫国残留的灵力,温热而坚定。
这不是一把普通的武器,是信任,是托付,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握紧刀柄,郑重地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而诚恳:
“多谢林将军,我定用这把刀,扫清护国军的障碍,守住西北的安宁。”
夜色渐浓,隘口的篝火次第亮起,橘黄的光映着沙粒,士兵们的歌声飘在风里,算不上动听,却透着踏实的劲儿。
陆云许回到自己的营帐,点上一盏油灯,将《边防纪要》、“破障”短刀和踏云麒麟袍放在桌上——
泛黄的册子页边卷着,短刀的寒光映在油纸上,麒麟袍的金色纹路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灵光,墨香、刀的冷意、灵力的暖,交织在一起,像一场无声的约定。
他知道,扳倒李三石的路不好走。
那老狐狸背后一定有人撑腰,营里还有一群跟着喝汤的爪牙,人脉盘根错节。
可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林卫国的经验是他的盾,林月萱的账册是他的矛,士兵们的信任是他的底气,还有丹田内八色金丹的力量,支撑着他。
他摩挲着麒麟袍上的纹路,忽然明白,返回中三天的路要走,可这片土地上的正义,更不能丢。
油灯的光跳了跳,映着他的影子落在帐壁上,和桌上的刀、袍、册子叠在一起,像一道蓄势待发的锋刃。
“护国”二字,从来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要握在手里的刀,护在身后的人,和守住的每一寸土地。
他有信心,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既寻得归途,也护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