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我当真是不世出的剑道奇才?(1/2)
“天下第一神偷要来偷杀生戒?”
戒闻面容一惊。
近来他一直笑嘻嘻的。
越来越像弥勒佛。
此时终于不笑了。
展昭安慰道:“六扇门根据过往案例判断,白晓风的信件真假难辨,现在还无法确定真是那天下第一神偷的作案预告,只是过来提个醒。”
“这很古怪!”
顾临也在场,同样奇道:“既然是要取我寺中之物,为何寄给六扇门呢?这个预告信是假的吧?但若是假的,苏无情何必特意送过来?”
不得不说,钟馗图一案里,顾临或许依旧不喜苏无情,但对于其布局是印象深刻的。
既然对方特意送来,怕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这神偷做事真假莫测,戏谑江湖,难以防备啊!”
戒闻显然也是这么想的,看着信件,叹了口气:“此人出手前必留预告,确实很难辨别真假,因为不少贼人也喜欢盗用他的名号作案,而白晓风竟不阻止。”
“为何不阻止?”
展昭不解:“神偷领域的天下第一,他就不怕自己的名声被那些人连累?”
戒闻苦笑:“因为白晓风认为,能辨明预告真伪,本就是保管宝物一方应该有的本事,若有人将鱼目混珠的仿作当真,被些宵小之辈戏耍了去,这帐可算不到他的头上。”
“白晓风甚至故意会留下一些看似是仿者,实则是他自己精心制作的预告信。”
说到这里,戒闻举了个实际的例子:
“前年襄阳王府大盗案就是如此,襄阳王府收到预告,笔迹摹得惟妙惟肖,王府幕僚却识破天机,认为是另一伙大盗月下狐仿造白晓风所为,为的是声东击西,劫掠城中钱庄。”
“王府上的高手设局,果然在城中钱庄堵住月下狐,将这伙贼人拿下。”
“本以为大功告成,结果回归王府,发现襄阳王视若珍宝的三物不翼而飞,气得襄阳王暴跳如雷。”
“原来那月下狐也是被利用的,听说白晓风欲盗王府,准备趁机洗劫城中钱庄,被白晓风在真盗帖里埋了假线索,反过来成了引开王府高手的幌子,那伙贼囚在牢里骂了他三天三夜……”
“真假连环计啊!”
展昭听得津津有味:“最后呢?”
戒闻道:“襄阳王出重赏,各派高手齐出,却还是连白晓风的影子都未拿到。”
顾临倒也想起了行走江湖时听到的不少传闻,补充道:“天下能人,皆厌仿者,视若亵渎。”
“白晓风偏不把自己的名声当回事,任那些东施效颦之徒在江湖上蹿下跳,倒像是看猴戏般反觉有趣,确非常人。”
“甚至据说此人偷盗宝物,不是为了宝物本身的价值……”
展昭问道:“那是为了劫富济贫?”
“也不是劫富济贫。”
顾临顿了顿,以一种他这个性情的人,很难理解的语气道:“据说是为了耍乐子。”
“耍乐子么?”
展昭眉头一动。
“天下第一神偷”白晓风……
如果换个姓氏,姓谢的话,那读起来就更威风了。
可惜换不得。
不过乐子人当神偷的话,动机就很难料了。
当然,以上只是传闻。
“天下第一神偷”到底是不是如此,还有待观察。
“关键是他为何要取杀生戒?”
戒闻顾不上研究对方是什么人,想了又想,还是不敢大意:“此事非同小可,我先去禀告持慧师伯!”
大相国寺分为四院,以四大菩萨命名。
观音院首座持愿神僧,是武道宗师,将展昭从云栖山庄带来大相国寺的那位。
地藏院首座持宏禅师,在早课投毒案里出面处理案情。
而普贤院首座持觉禅师,擅长药理,正与住持一同闭关,为其疗伤的同时,也担任护法之责。
最后一位就是文殊院首座持慧禅师。
身为四院之首的首座,甚至连武道宗师持愿神僧都屈居于下,自是有过人之处。
杀生戒干系重大,戒闻不敢大意,第一时间前去禀告。
目送这位胖大身影风一般的消失,展昭神情平和,倒是顾临皱起眉头,轻叹一口气:“恐怕又是多事之秋啊!”
“江湖风雨,本是常态,何须多虑?”
“纵有波澜,不过一剑挡之,一笑置之!”
展昭哈哈一笑:“我们去练心剑神诀吧!”
顾临也露出微笑:“好。”
两人回到相邻的僧舍,站在屋后的位置摆开架势,同时出剑。
前段时日顾临孤僻往来,少有沟通,展昭也不与之多废话,只是在练武的时候叫上对方。
双方默默练剑。
所施展的皆是心剑神诀。
有种同门间拆招的意味。
现阶段,展昭主要学习七情剑气的运用。
七情剑气,即七股异种真气。
六爻无形剑气的六大凝炼窍穴,可以蕴养两种异种真气。
一是少冲离明穴的至刚剑元,一是劳宫玄冥穴的至柔剑意。
剑气于经脉间吞吐流转,刚柔相生,倏而破空,若清风无迹,却将战局尽数收于方寸之间。
心剑神诀的七大凝炼窍穴,则是温养七股异种真气。
这点凝炼窍穴时也体现出来了。
单路剑相“青雷震荡,刚猛暴烈”。
单路剑相“赤霞流火,绵绵不绝”。
……
由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