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数字香韵:让千年香文化触手可及(1/2)
苏合香在西北大学的香文化课程刚结束,苏念唐就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兴冲冲地冲进了“盛唐香文化博物馆”的茶室。阳光透过茶室的雕花窗棂,落在她脸上,映得那双眼睛亮如星辰,手里的电脑屏幕反射着光,仿佛藏着一整个新世界。
“阿娘,你快看!我设计的数字化展陈方案初稿出来了!”苏念唐将电脑放在茶桌上,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个制作精美的网页界面——背景是淡淡的赭黄色,像极了唐代宣纸的颜色,边角装饰着缠枝莲纹,正是那尊唐代青铜香炉上的纹样,与西安博物馆展区的风格一脉相承。
苏合香放下手中的《香经》手稿,凑到电脑前仔细观看。萧策也从旁边的书架旁转过身,端着一杯刚泡好的清茶,慢慢走了过来。
“你看这里,”苏念唐指着屏幕上的主页面,“这是博物馆的数字导览入口,我把它设计成了玉佩的形状,点击进去,就能看到博物馆的三维立体地图。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长安十二香展区’‘唐代香具展区’‘香文化互动区’等不同板块,系统会自动生成最佳游览路线,还能提供语音讲解。”
她点击了一下“长安十二香展区”的图标,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十二个晶莹剔透的琉璃瓶,正是苏合香捐赠给西安博物馆的“长安十二香”样品的数字复刻版。每个琉璃瓶的字样。
“阿娘,你试试用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苏念唐说着,将自己的手机递给苏合香。
苏合香接过手机,对着屏幕上“沉香”样品下方的二维码扫了一下。很快,手机里就传来了清晰悦耳的女声讲解:“沉香,‘长安十二香’之一,盛唐时期朝堂议事御用香。原料选用岭南百年沉香木,经‘隔水蒸香’‘阴干窖藏’等多道工序制成,香气醇厚绵长,能宁心安神……”
讲解声还在继续,手机屏幕上同时弹出了文字介绍、沉香木的图片、唐代朝堂议事时用香的场景复原图,甚至还有一段苏合香在盛唐时期制作沉香的动画短片——画面里的年轻女子身着唐代襦裙,正小心翼翼地将沉香粉装入香篆,动作优雅娴熟,正是苏念唐根据母亲的讲述绘制的。
“太神奇了!”苏合香忍不住赞叹道,“这样一来,游客不仅能看到香品,还能听到讲解、看到图片和动画,对‘长安十二香’的了解就更全面了。”
萧策喝了口茶,看着屏幕上的动画短片,眼中满是怀念:“这画面,像极了你当年在兴庆宫制香的样子。有了这个数字化展陈,就算游客来不了博物馆,也能通过手机了解‘长安十二香’的故事了。”
“是啊!”苏念唐兴奋地说,“我还设计了线上虚拟展厅。游客只要登录博物馆的官网或者小程序,就能进入三维虚拟展厅,里面的展品、展柜、灯光都和真实的博物馆一模一样。他们可以用鼠标拖动视角,近距离观察每一件展品,甚至能放大查看青铜香炉上的缠枝莲纹和炉底的‘苏’字,比在现场看得还清楚!”
她一边说,一边操作电脑,进入了虚拟展厅。屏幕上,虚拟的展厅里空无一人,阳光透过虚拟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展柜里的文物。苏念唐拖动鼠标,镜头缓缓移动到那尊唐代青铜香炉前,她轻轻一点鼠标,香炉立刻被放大,炉身上的每一道纹路、每一处铜绿都清晰可见,甚至能看到当年被流箭击中留下的小凹痕。
“你看这里,”苏念唐指着屏幕上的凹痕,“我还在虚拟展品上设置了‘故事触发点’。游客点击这个凹痕,就会弹出萧策阿爹当年在潼关用香炉挡箭的故事,还有对应的场景复原图。这样一来,冰冷的文物就变得有温度、有故事了。”
苏合香看着屏幕,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自己刚从盛唐穿越到现代时,对电脑、手机这些高科技产品一窍不通,是萧策和苏念唐一点点教她使用。而现在,女儿竟然用这些高科技手段,让千年香文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给世人。这或许就是传承的意义——不仅要守护好传统,还要用创新的方式让传统适应时代,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念唐,这个方案太棒了!”苏合香握住女儿的手,语气中满是欣慰,“不过,我还有一个想法。能不能在数字化展陈中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游客自己动手‘调配’香品,了解制香的基本原理。”
“我早就想到啦!”苏念唐笑着说,“你看这个‘香品调配’板块。我根据‘长安十二香’的配方,设计了一个线上小游戏。游客可以选择不同的香料原料,根据提示调整比例,然后点击‘制作’按钮,系统会根据他们调配的配方,生成对应的香气描述和评分,还会讲解正确配方的原理和唐代制香师的智慧。”
她演示着点击进入“香品调配”板块,选择了“沉香”“檀香”“龙涎香”三种原料,随意调整了比例后点击“制作”。屏幕上立刻弹出一行字:“香气过于浓烈,缺乏层次感,不符合‘长安十二香’中‘沉香’的制香理念。正确配方应注重‘沉檀为主,龙涎点睛’,比例为沉香七分、檀香二分、龙涎香一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