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香入童蒙:让千年香气在课桌间生长(2/2)
“非常棒!”苏合香表扬道,“这就是陈皮,它是由橘子皮经过晒干、储存制成的,不仅气味芳香,还能理气健脾呢。在盛唐的时候,皇宫里的人也会用陈皮来制作香料,让空气变得清新。”
苏合香又依次展示了薄荷、薰衣草、桂花等香料,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想要亲手闻一闻、看一看。教室里弥漫着各种清新的香气,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接下来,就是最受期待的香包制作环节。苏合香拿起一套材料包,对着步骤图,一步步耐心地讲解:“同学们看,这是小兔子形状的布料,这是装着香料的小袋子,我们先把香料袋放进布料里,然后用针和线把开口缝起来,注意针脚要小一点、密一点,这样香料就不会掉出来了……”
萧策和苏念唐,还有传习基地的几位学员,也分散到各个课桌旁,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操作。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虽然有些小家伙的小手还很笨拙,穿针引线时总是出错,线也经常打结,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放弃,遇到问题就主动向老师请教。
“老师,我的线总是穿不进针眼里怎么办?”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着急地问。
苏念唐走过去,蹲在小女孩身边,手把手地教她:“别着急,眼睛看着针孔,把线对准针孔,轻轻一穿就进去了。你看,像这样……”
在苏念唐的指导下,小女孩终于成功地把线穿进了针眼里,她高兴得跳了起来:“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萧策则在另一边,指导几个男孩子缝制香包。有个小男孩缝得太快,不小心把手指扎破了,他强忍着眼泪,不想让别人看到。萧策发现后,立刻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创可贴,温柔地帮他贴上:“男子汉,不怕疼。缝制香包就像打仗一样,要有耐心、细心,才能做好。”
小男孩点点头,擦干眼泪,又重新拿起针线,认真地缝了起来。
教室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孩子们的笑声、请教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与各种香料的清新香气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苏合香看着孩子们专注的小脸庞,心中充满了感动——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千年的香文化,正在这些孩子们的手中,一点点生根发芽。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每个孩子都成功制作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香包。有的孩子选择了小兔子形状,里面装了薰衣草,说要放在枕头边,帮助自己睡个好觉;有的孩子选择了小老虎形状,里面装了薄荷,说要带在身上,夏天会很凉快;还有的孩子选择了小荷花形状,里面装了桂花,说喜欢桂花甜甜的香气。
孩子们高高举起自己制作的香包,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脸上满是自豪与喜悦。“老师,我的香包香不香?”“老师,你看我缝的针脚整齐吗?”“老师,这个香包能保存多久呀?”孩子们围着苏合香,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苏合香耐心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她对大家说:“同学们制作的香包都非常漂亮,也非常香。这些香包里面装的都是天然香料,只要好好保存,可以香很长时间。每当你们闻到香包的香气,就可以想一想今天学到的香文化知识,想一想盛唐时期的故事,让这份千年的香气,一直陪伴着你们成长。”
活动结束时,李校长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手中色彩鲜艳的香包和脸上灿烂的笑容,感动地对苏合香说:“苏老师,太感谢您了!今天的活动太成功了,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更感受到了传统香文化的魅力。这对他们树立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太有意义了!”
苏合香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喜爱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文化传承人的责任。”
市第一小学的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市。更多的学校纷纷向苏合香团队发出邀请,“香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苏合香团队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不断优化活动方案,为初中生设计了“香文化与盛唐历史”专题讲座,结合安史之乱、丝绸之路等历史事件,讲解香文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为高中生举办了“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辩论赛,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让传统香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
在一所初中的专题讲座上,萧策以“行军香与盛唐军事”为主题,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在盛唐时期,如何利用“行军香”驱蚊防虫、指引方向、稳定军心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提问:“萧老师,‘行军香’真的能在黑夜里指引方向吗?”“萧老师,您在战场上害怕吗?”“萧老师,盛唐的军队是不是很厉害?”
萧策耐心地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他用生动的语言,把金戈铁马的盛唐军事生活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不仅了解了“行军香”的神奇功效,更感受到了盛唐军人的智慧与担当。讲座结束后,很多孩子围在萧策身边,想要他签名,还有的孩子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历史,了解更多关于盛唐的故事。
在一所高中的辩论赛上,孩子们围绕“传统香文化应该原汁原味传承还是应该创新发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正方认为,传统香文化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应该原汁原味地传承,不能随意改变;反方则认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香文化只有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元素,才能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才能真正实现传承。
孩子们的辩论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苏合香作为评委,在点评时说:“同学们的辩论都非常精彩,都有自己的道理。其实,传统与创新并不矛盾,原汁原味的传承是基础,只有了解了传统香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而创新则是传承的生命力,只有让传统香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才能让它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流传下去。就像我们复原‘长安十二香’,是对传统的传承;而我们开发‘长安十二香’衍生品、设计数字化展陈方案,则是对传统的创新。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苏合香的点评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香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了一个多月,覆盖了全市几十所中小学,惠及上万名学生。很多孩子在活动结束后,都成了“香文化小爱好者”,他们不仅自己了解香文化知识,还把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有的家长给博物馆打电话,说孩子回家后,兴奋地向他们介绍各种香料,展示自己制作的香包;有的家长则带着孩子来到博物馆,想要深入了解香文化。
苏合香站在博物馆的窗前,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的家庭,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香越千年》纪录片就像一座桥梁,把传统香文化与大众连接起来;而“香文化进校园”活动,则像一颗种子,把千年的香文化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她相信,这些种子终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中华传统香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