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书生夜访诉奇冤(2/2)
张生接过一看,顿时面红耳赤,结结巴巴道:“这……这是学生……偶尔消遣之物……这绣帕……是……是前街李员外家小姐的……昨日诗会,她……她遗落的……”他似乎明白了什么,脸色由红转白。
林曦指着窗棂上的胭脂痕,道:“若我所料不差,并无狐妖。乃是公子你日思夜想,神魂不稳,夜读此书,又兼对那李小姐心存爱慕,以致生出幻象。所谓‘狐女’,怕是公子梦中臆想,结合了书中形象与李小姐容貌。至于流言……恐怕是公子行为失常,引人猜疑,或是……有嫉妒者故意散播。”
张鸿渐呆立当场,回想近日种种,确实自已心神恍惚,常将梦境与现实混淆,又因流言蜚语而疑神疑鬼……想通此节,他顿时羞惭无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至于公子丢失的玉佩……”林曦魂力微动,在书案下一个角落里,用星辉一卷,一枚温润玉佩便飞入手中,“怕是公子心神不宁,自已失手滑落的。”
真相大白!所谓的“狐妖冤案”,竟是一场因少年慕艾、心思紊乱自导自演的乌龙!活脱脱一幕塞万提斯式的、幻想与现实的错位喜剧!
张生满面通红,对林曦千恩万谢,又深感惭愧,连连道歉,说耽误了仙长清修。
林曦摆摆手,并未责怪,反而觉得这书生憨直得有些可爱。他见张生家境清寒,又遭此打击,心生怜悯,便取出一枚用兰若寺安魂草炼制的宁神符,赠予张生,嘱咐他清心寡欲,好生读书。张生感激涕零。
事情解决,林曦婉拒了张生的挽留,踏着月色返回兰若寺。一路上,回想方才种种,不禁摇头失笑。这人间烟火,果然比那仙魔争斗、幽冥诡道,更多了几分荒诞与温情。
回到寺中,已是深夜。聂小倩和聂秋痕都还未睡,在灯下等候。见林曦回来,忙问情形。林曦将经过笑着说了,聂小倩听得忍俊不禁,聂秋痕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这书生,真是……痴得可爱!”聂秋痕抹着笑出的眼泪道。
聂小倩也笑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过,林公子能明察秋毫,化解这场误会,也是功德一件。”
经此一事,林曦在兰若寺众人眼中,更添了几分亲切与“接地气”的形象。原来这位神通广大的“林先生”,也会处理这等鸡毛蒜皮、令人啼笑皆非的“案子”。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份“人间气”,兰若寺竟渐渐成了附近百姓口中“断阴阳、平怪事”的“圣地”。今日有村妇来说家畜被黄鼠狼偷了,求道符保平安;明日有老汉疑心祖坟风水不好,请去瞧瞧;后日甚至有媒婆上门,拐弯抹角打听“林先生”是否婚配,想为自家侄女说媒……弄得林曦哭笑不得,聂秋痕则暗自警惕,将那些媒婆一一“客气”地请了出去。
林曦倒也乐得清闲,遇到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便随手帮衬一下,或用些粗浅法术安抚人心,或只是温言开解。他发现,帮助这些平凡百姓解决他们的“大事”(丢鸡、疑神、婚嫁),竟也别有一番乐趣,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这方天地的生机与真实。他的心境,在这种琐碎而温暖的日常中,愈发平和圆融。连魂海中的“奇点”,似乎都少了几分躁动,多了一丝沉静。
冒险,最终回归平淡的真实。林曦的兰若寺生活,便是如此。没有惊天动地的斗法,没有勾心斗角的权谋,只有柴米油盐、人情世故的温暖。他与聂秋痕的感情,也在这种日常相处中,如水到渠成般日益深厚。月下漫步,灯下读书,采药烹茶……每一个平淡的瞬间,都充满了无声的甜蜜。聂小倩看着他们,心中那丝复杂的情绪渐渐释然,化作真诚的祝福。
这一日,林曦正在院中指点聂秋痕辨识一株罕见的“月华草”,忽有所感,抬头望向天际。只见一道微弱的、带着熟悉青丘气息的流光,穿过云层,径直落入他手中,化作一枚小小的、刻着狐纹的玉简。
是胡灵儿传来的讯息!
林曦心中一凛,神识沉入玉简。片刻后,他睁开眼,神色复杂。玉简中,胡灵儿语带欣喜地告知,青丘在他的“星晷古道”理论启发下,对归墟的研究取得了进展,发现了一处可能与古道有关的古老遗迹,邀他有机会回去一同探寻。同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与对他安危的牵挂。
平静的生活,似乎泛起了涟漪。远方故人的呼唤,未尽的使命,再次提醒他旅途尚未结束。
聂秋痕敏感地察觉到他情绪的变化,轻声问:“林大哥,怎么了?”
林曦收起玉简,看着她关切的眼神,微微一笑,揉了揉她的头发(自然的亲昵动作):“没什么,一位故人传来的消息。”
他望向远方,目光悠远。兰若寺的安宁固然美好,但他知道,自己终非池中之物。青丘的线索、星萤豆子的下落、归墟的谜团……都在等待着他。只是,这一次,他的心中多了许多牵挂。
或许,是时候为下一段旅程做准备了。但在那之前,且尽情享受这“人间喜剧”最后的温馨时光吧。他拉起聂秋痕的手,柔声道:“走,秋痕,我们去后山看看那株‘七星海棠’开了没有。”
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融入古寺宁静的暮色中。骑士的冒险暂告段落,但骑士的故事,远未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