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我在聊斋当合同工 > 第223章 瀚海孤烟对星垂

第223章 瀚海孤烟对星垂(1/2)

目录

离开那个被苦难浸透的小村落,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泪水与黄土的味道。驼铃声在空旷的盐碱滩上显得格外单调,敲打着人心。小卓玛那双黑白分明、盛满懵懂与不舍的眼睛,老妪佝偻的背影,以及那块承载着微末守望的“星星石”,都沉甸甸地压在林曦与阿娜尔的心头。

星宿海已近在咫尺。远方天地交接处,那片扭曲的光晕愈发明显,偶尔在日落时分,能看到瑰丽如极光般的绿色光带无声舞动,昭示着那片土地的非同寻常。能量感应也愈发清晰,魂海中的星陨残片与三星钥发出持续的低鸣,与远方遥相呼应。

然而,两人前行的速度却不约而同地慢了下来。并非疲惫,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沉淀需求。刚刚经历的生死别离与底层疾苦,与即将面对的可能关乎宇宙奥秘的宏大场景,形成了过于强烈的对比。需要一点时间,让心神从具体而微的悲悯中抽离,重新校准到那浩瀚的追寻之上。这并非冷漠,而是一种必要的调整,历经风波后,仍需整理衣衫,平静面对接下来的日子。

这日傍晚,他们在一处相对背风、能望见远方星宿海光晕的沙丘旁停了下来,决定在此过夜,不再急于赶路。沙丘下有一小片枯死的胡杨林,扭曲的枝干在暮色中如同凝固的舞蹈,另有一番苍凉的诗意。

阿娜尔默默生起一小堆篝火,火光不大,却足够驱散一些寒意,也照亮了彼此平静中带着思索的面容。她取出水囊和干粮,又变戏法似的从行囊深处摸出一个小小布包,里面竟是少许压紧的、品质粗劣却香气独特的砖茶末子。

“在敦煌集市上顺手买的,”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想着天冷了,或许能煮点茶喝。”

林曦有些意外,随即莞尔。这一路风餐露宿,阿娜尔竟还细心备了这些。他接过茶末,看了看那有限的清水,便用一只小铜壶装了雪(附近背阴处有未化的残雪),架在火上慢慢融化、烧开。水沸后,撒入茶末,一股带着烟熏味的、质朴的茶香便弥漫开来,在这荒原夜色中,竟生出几分难得的温馨。

没有精致的茶具,只有两只粗陶碗。阿娜尔小心地斟了两碗热茶,茶汤浑浊,却暖手暖心。两人对坐火堆旁,捧着陶碗,一时无言,只听得火苗噼啪作响,和远处风中传来的、如同叹息般的沙鸣。

交流,往往始于沉默,归于理解。许多话,不必宣之于口,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心领神会。

“那孩子……卓玛,”阿娜尔轻轻吹着茶汤的热气,目光望着跳动的火焰,低声道,“不知她们祖孙俩,以后会怎样。”语气里没有过分渲染的悲伤,只有一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牵挂。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林曦抿了一口茶,茶味苦涩,却回甘悠长,“我们留下了银钱粮食,指了方向。能否走出困境,要看她们自身的造化,也看天意。世间苦难无穷尽,遇上了,尽力帮衬一把,问心无愧便好。过多的忧心,于事无补,反倒成了负累。”

他的话,听起来有些冷静,甚至近乎无情,但阿娜尔却能听出其中的无奈与通透。这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认清个人力量的局限,以及生命本身的坚韧与无常。人生实苦,但更要好好地活。

“是啊,”阿娜尔轻叹一声,“只是看着那样小的孩子……心里总不是滋味。”她顿了顿,抬头看向林曦,眼中带着一丝困惑,“林公子,你说我们追寻那星晷古道,对抗归墟,是为了守护苍生。可像卓玛她们这样的苦难,似乎……并非归墟直接造成的。即便古道修复,归墟退去,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依然会存在吧?”

这是一个触及根本的问题。林曦放下陶碗,目光投向远处星宿海方向那若隐若现的光晕,沉思片刻。

“归墟代表的,是终极的、彻底的寂灭与虚无。守护古道,维系某种宇宙层面的平衡,是为了给生命和文明的存在,提供一个最基本的‘可能’。”他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如同在梳理一个学术问题,“这好比维护一座大厦不至于整体坍塌。但大厦之内,每个房间的冷暖、住户的悲喜,是另一层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无法消除房间内所有的烦恼,就认为维护大厦没有意义。”

他看向阿娜尔,眼神温和:“我们的力量,或许能影响宏观的框架,却难以插手每一个细微的命运。见到苦难,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是人之常情,是‘仁心’。但若因此陷入对个别悲剧的过度执着,甚至怀疑自身追寻的大方向,便是舍本逐末了。如同医者,目标是攻克顽疾,普惠众生,但路遇伤者,亦会施救,却不会因救一人而忘了前行。”

阿娜尔仔细听着,心中的郁结似乎舒缓了一些。林公子的话,像是一剂清醒的药,让她从感性的悲伤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和行动的意义。她发现自己对林曦的依赖,不仅仅是力量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引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