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略有纠结(2/2)
当然,也看一些课外书籍。
那个时候,和其他许多人一样,进入大学之后,李玄吉喜欢看一些国外的书籍。中国人民站起来,但靠的还是外国的主义,而且现阶段中国的科技和经济都还比较落后。
为什么落后?为什么许多科学知识,都是欧美的大师创立或者发现的?作为大学生的李玄吉,便想着去了解,去学习,以期望有朝一日赶超。
至于具体的着手处,因人而异。李玄吉选择了去了解学习西方的历史、思想、制度。同样是人,为什么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会涌现那么多大师,开创出诸多领域且一直遥遥领先?
但这又有一个问题。李玄吉学的是理工科,并非文科。理工科的大学生,其实应该先好好学习理工科知识。你甭管别人为什么牛逼,你先学会这些东西。别人为什么牛逼,那是文科生的事,或者说后面的事。
所以,李玄吉其实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先是打坐修行,后面又不知不觉着迷于西方思想文化,有些轻飘飘,有些务虚了,甚至于在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中国有些迷惑起来。科学知识的学习,依旧落下了。
至于林巧薇拉李玄吉入伙的那个游学社团,每月都有活动。前面几次,李玄吉,每次都参与了;但到后来,李玄吉便不愿去了。
他们每次,都是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这也没什么,但中国大学的社团都或多或少有官方背景,所以政治上必须正确,至少不能崇洋。
当时的李玄吉,却是觉得人家先进的地方,要承认。只有承认了,才能知耻而后勇。
所以,难免发生一些激烈对话,如同青云山上青云观后院,李玄吉和罗英豪的辩论和争执。
所以,李玄吉作为某些人眼中的愤青,停止参与该社团的活动,算是事实上退出了这个游学社团。
林巧薇,曾经找过李玄吉,和李玄吉进行过一次颇为深层次的对话。她告诉李玄吉,不能太愤青,许多事情,你做得到,或者说觉得你自己做得到,但往往大多数人并不能做到,而且许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李玄吉有些理解不了,只要是真实的,正确的,科学的,对大家好的,为什么接受不了,改变不了?当自己觉得修身养性,是正确,是好的,自己立刻去做;当自己觉得学习最重要,修行虚无缥缈,自己便连打坐也停了。
林巧薇,最后委婉地提醒了李玄吉,不要太单纯,尤其是心性上。
单纯有什么不好?这叫赤子之心。。。。。。。
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自己绝对没有喜欢上或者暗恋着她,但看着林巧薇远去的背影,那一刹那,李玄吉有一种朦胧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淡淡伤感。
李玄吉忽然觉得。自己这样的人,喜欢打坐也罢,喜欢文青也罢,似乎冥冥之中就有所注定。套用一句歌词,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一时间,李玄吉有些释然。大半个学期里的种种纠结,也就此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