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荷香满径终圆满 匠心永续照山河(2/2)
回到工坊,大家就开始討论“山河系列”的设计。伊莎贝拉拿出设计师画的草图,指著其中一款大衣说:“这款想用枫叶染的深红色布料做面料,领口和袖口用竹编的山水纹样,口袋盖绣上西湖断桥,既保暖又有中国特色。”周师傅凑过来看了看,点头说:“竹编山水纹样我能编,就是得细点,才能显出山水的层次感。”张嫂也说:“西湖断桥我可以绣得立体点,用深浅两种灰色的丝线,再绣点白色的雪,像冬天的断桥,肯定好看。”
王婶则指著另一款连衣裙:“这款浅绿色的连衣裙,用柳芽和荷叶梗染的布正好,裙摆绣上灕江的山水,再配上周师傅编的竹编腰带,肯定清新。”伊莎贝拉连忙点头:“就按你们说的来!咱们把中国的山水都融进手作里,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不仅有美丽的山水,还有这么好的手作。”
接下来的日子,工坊里又恢復了忙碌的景象。周师傅坐在竹编坊里,手里的竹丝飞快地编织著,山水纹样在他指间渐渐成型——远山用粗点的竹丝,近水用细点的竹丝,层次分明,栩栩如生;王婶在染坊里熬著各种顏色的染料,枫叶染的红、银杏染的黄、荷叶染的绿,每一种顏色都带著自然的气息;张嫂则坐在绣坊里,手里的绣针上下翻飞,西湖断桥、长城、黄山,一幅幅山水图案在布面上绽放;苏晚则忙著协调大家的进度,偶尔还会帮著整理材料,记录设计细节。
小宇也每天都来工坊,跟著周师傅学编竹编山水,跟著张嫂学绣简单的山水纹样。有天下午,他拿著自己编的竹编长城掛件,跑到伊莎贝拉面前:“伊莎贝拉姐姐,你看我编的长城,好看吗”伊莎贝拉接过掛件,仔细看了看,惊讶地说:“太好看了!小宇你真厉害,这么小的年纪就能编出这么复杂的纹样。”小宇被夸得脸红,又说:“我还想编更多的山水掛件,放进『山河系列』里,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的风景。”
十二月初,“山河系列”的第一批样品终於完成了。深红色的大衣掛在衣架上,领口的竹编山水纹样精致立体,口袋盖的西湖断桥绣得栩栩如生;浅绿色的连衣裙摆著展示台上,裙摆的灕江山水绣得灵动,竹编腰带缀著迷你竹编荷;还有黄色的围巾,上面绣著黄山的迎客松,边角垂著竹编的枫叶掛件。伊莎贝拉看著这些样品,眼里满是惊喜:“太完美了!这就是我想要的『山河系列』,既有中国的山水之美,又有清溪的匠心之暖,肯定能受到大家的喜欢。”
发布会定在十二月中旬的巴黎,苏晚和周师傅、王婶、张嫂、小宇一起,带著样品飞往巴黎。发布会的现场布置得像一幅中国山水画,背景是清溪的荷塘和竹林,展柜上摆满了“山河系列”的手作,每个展柜前都放著一块小牌子,上面写著手作的材料和背后的故事——比如“这件大衣的布料用枫叶染制,竹编山水纹样耗时七天编织,绣图案源自西湖断桥”。
发布会开始后,伊莎贝拉站在台上,拿著一件深红色的大衣,向大家介绍:“这些手作来自中国的清溪村,那里有美丽的荷塘、茂密的竹林、金黄的栗子林,手艺人用自然的材料——枫叶、银杏、荷叶、竹子,经过手工染色、编织、绣,做出了这些带著山水之美和匠心之暖的作品。每一件手作,都藏著清溪的风景,藏著中国的文化,藏著手艺人的心意。”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许多人举手提问,想知道清溪在哪里,想了解更多手作的故事,还有人当场下单,想要把这些带著中国山水之美的手作带回家。苏晚看著台下的人群,又看了看身边的手艺人——周师傅正在给客人演示竹编山水的技巧,王婶在介绍染料的製作过程,张嫂在展示绣的针法,小宇则在教孩子们编迷你竹编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著骄傲的笑容。
发布会结束后,“山河系列”很快就传遍了欧洲,甚至传到了美洲、亚洲的其他国家。许多媒体报导了清溪的手作,称其“用匠心连接自然与文化,用手作传递中国之美”。伊莎贝拉发来消息说,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夏天,还有更多的品牌想跟清溪合作,想把中国的传统手艺推向全世界。
回到清溪,苏晚和手艺人一起,在工坊的院子里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著“匠心永续”四个大字。石碑旁边,是周师傅编的竹编荷,王婶染的荷染布,张嫂绣的荷掛画,还有小宇编的竹编山水掛件。每当有人来清溪参观,苏晚都会带著他们来到石碑前,讲述清溪手作的故事,讲述手艺人坚守匠心的歷程。
日子一天天过去,清溪的手作越来越有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清溪,学习竹编、染布、绣,想要把这份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周师傅收了几个徒弟,耐心地教他们劈竹丝、编纹样;王婶也带了几个学生,教他们辨认植物、熬製染料;张嫂则成立了绣培训班,让更多人爱上刺绣这门手艺;小宇也成了小老师,教村里的孩子们编简单的竹编手作。
苏晚站在荷塘边,看著满池的荷,想起自己刚回清溪的时候,那时的工坊冷冷清清,村民们对她的想法也不理解。而现在,工坊里热闹非凡,手作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传统手艺有了传承,更多的人知道了清溪,爱上了清溪的匠心与温度。
她知道,这份圆满,离不开手艺人的坚守,离不开伊莎贝拉的帮助,离不开每一个热爱清溪手作的人。而未来,清溪的荷韵会一直传下去,清溪的匠心会一直守下去,像荷塘里的荷,年復一年地绽放,像竹林里的新竹,生生不息地生长,照亮更多人的生活,温暖更多人的心灵。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荷塘上,洒在工坊的院子里,洒在“匠心永续”的石碑上。苏晚看著这温暖的景象,嘴角忍不住上扬——这就是清溪,这就是她热爱的家乡,这就是她用一生守护的匠心之梦。她相信,只要这份热爱还在,只要这份坚守还在,清溪的手作就会永远绽放,清溪的荷香就会永远飘满山河。